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慈善切莫言“最”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4日 14: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民政部日前啟動第七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針對2011年度慈善領域的人和事進行評選。本屆“中華慈善獎”設立了基本參評標準,如最具愛心捐贈個人及企業,年度捐贈資金均需要達到100萬元以上。媒體稱設置百萬元捐款門檻有愛心貨幣化的傾向,有違公平。(1月3日《新京報》)

  愛心可以用標尺來衡量嗎?即使非要有一個標尺,也不應是捐贈數額的多少,而在於每個人內心的自我評判。

  慈善最忌比較,也無法比較。一個企業老闆和下崗工人的慈善如何分出高下?捐贈金錢的莫非就比捐贈物品的更大方?不得不説,追究誰更具有愛心本身就是偽命題,甚至還有可能傷害慈善本身。然而在現實中,以捐贈數額多少來衡量指責他人的事例不在少數,每逢大災過後,捐少了的名人總免不了被苛責一番。當輿論成了逼捐的利器,很多慈善機構也樂得利用這種扭曲的慈善文化,動輒以公佈捐款名單的方式施壓,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謀取私利。

  傳統文化中,慈善是一種內在的修為,講求樂善好施;現代文化中,慈善是一種社會事業,講求回報社會。無論如何,慈善的本質不容改變,即在自願和平等的原則下,以無形的價值觀和文化引導公眾助人向善,溫暖彼此。誠然,我國當前的慈善事業發展還不盡人意,愛心被欺騙和濫用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急需進一步培育我們的慈善文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號召慈善不可越界,平民慈善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富豪慈善,他們才是現代慈善事業的主體。在此背景下,官方除了降低慈善組織門檻、打擊“假冒偽劣”慈善之外,更應當注意那些開創慈善新格局的草根階層,如號召“免費午餐”的公益人士等等,他們不僅為民間的善心找到了出口,同時也是普通人學習的最好模板,在推動慈善事業和營造慈善文化上的貢獻更值得矚目與尊敬。

  慈不是施,善不是錢,慈善遠不是捐款那麼簡單。拆掉慈善的門檻,盡己所能從點滴做善事的人都值得尊敬,因為那份榮譽從來不在舞臺上,那份溫暖與認可只在你心裏。

  作者:宋鵬偉

熱詞:

  • 慈善文化
  • 免費午餐
  • 愛心
  • 新京報
  • 慈善事業
  • 修為
  • 社會事業
  • 貨幣化
  • 平民
  • 草根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