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傳遞出令世人振奮的信息,重申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共創美好未來的莊嚴承諾。
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和平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八大報告對我國當前所處的國內外形勢作出了精準判斷。
“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外交部部長楊潔篪代表説,十八大報告關於外交政策的闡述新意頗多,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外交領域都有新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比如,“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這一表述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目前,內蒙古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口岸開放格局。2011年,內蒙古與俄羅斯、蒙古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28.9億美元和28.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5%和68.3%。這些成績正是來源於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布小林代表説。
“開放型經濟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促進了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代表説,“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經歷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外圍到核心、從配合到討論到參與決策的重大轉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和平發展科學發展
對內堅持科學發展,對外堅持和平發展,兩個方面密切聯絡、相輔相成,體現了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的統一。只有堅持和平發展,增進同各國的互信與合作,才能為我國的科學發展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十八大報告重申了我國對和平發展的堅持。
“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十八大報告強調了關於互利共贏的承諾。
“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將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十八大報告對睦鄰友好政策作出了新的闡述。
“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和平發展、互利共贏才是利人利己的必然選擇。”廣西防城港市委書記劉正東代表介紹説,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以來,作為橋頭堡地區的防城港每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對外貿易額及關稅收入佔廣西六成左右,正在成為我國沿海離東盟和馬六甲海峽最便捷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國際門戶城市、國際通道重要樞紐、臨港工業基地。
劉正東説:“實踐證明,我們只有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只有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在優勢互補、交流合作中加快發展,以開放促開發,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振興。”
“天津港保稅區作為濱海新區的經濟功能區,招商引資是重要的工作內容。2007年以來,引入大項目好項目近200個,其中,世界500強投資項目72個,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74個,有力推進了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任馮志江代表説,成績的取得,與我們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密切相關。
共同繁榮和諧世界
“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十八大報告再次對和諧世界理念進行了闡述。
“中國走出了一條受世人稱讚的‘中國道路’,它使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人民更加富足,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起到了示範作用。”南非的南部非洲資源觀察研究所所長卡本巴如是評説。
蒙古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蒙方院長其米德策耶曾認為中國提出的“和平發展”根源於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處理國際問題,有利於化解各種矛盾。
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對世界和平的一貫態度。“事實證明,這些年來,我國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世界和平,也推動了其他國家的發展。我國提出的‘和平發展’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和認可。”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侯元代表説。
“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十八大報告提出,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
“發展航母,提升保衛世界和平的能力,是中國履行國際義務的必然要求。”海軍“遼寧艦”政委梅文代表説。
“經濟越發展,越需要和平的環境。只有走和平發展道路,才能抓好、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河南省軍區政委周和平代表説,“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加強核心軍事能力建設,做和平發展最強有力的後盾。”
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國在開放與合作中發展,在危機與變革中前行。
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中國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大旗下向全面小康社會闊步前進。
(本報記者孟祥麟、孫秀艷、王君平、李智勇、賀勇、張垚、智春麗)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著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