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2012年11月11日 13:26
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報告。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並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戰略目標。就如何理解“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相互關係,記者專訪了復旦大學國家建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任遠教授,他認為,十八大為國家未來十年發展發展確定了基本的行動綱領,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體佈局,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應包括五大建設,需要通過加強五大建設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任務。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五大建設的整體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國家發展的五大建設實現整體進步。如果某個方面發展得過慢,會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從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人均GDP的水平看,已經基本實現了預期的小康社會目標。但是相對於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很快,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領域的進步還相對不足。民主法治建設還有待大力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以及國家發展的文化價值塑造、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確立還需要加以提升,人均收入水平落後於人均GDP的增長,收入分配和社會分化擴大,社會矛盾和社會衝突加劇,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局面顯得更加嚴峻,等等。
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求GDP水平繼續提高,同時要求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社會結構的城市化和中産階級化,要求推進社會的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要求推進社會民主和依法治國,要求公民道德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以及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這些都要求各項發展任務的整體進步。這也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對五大建設中“短板效應”的方面尤其應該加以重視。跛腳的發展或者不平衡的發展必然難以成為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實現五大建設的整體進步、平衡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探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應有之議。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五大建設的協調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過程,不僅是各項建設任務的整體推進,更應重視五大建設間的相互聯絡、相互支持和相互促進。
例如只有通過經濟建設的持續進步,不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經濟産業的發展,才能夠帶動城市化過程,才能夠保證人民收入提高、就業率提高和福利提高,才能夠為社會、文化、政治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經濟基礎。
社會建設也會影響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如果勞動者經濟收入提高緩慢,城市化過程中的市民化發展緩慢,或者社會保障體系發展不足,就會限制經濟購買能力,限制內需,則會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如果社會力量發展不足、社會運行體制發育不足,也會弱化人民群眾民主自治、參與公共事務和實施民主監督的能力。只有發揮強大的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新性,並通過有效的運行機制組織發揮社會力量,才能夠推動國家建設各項事業的發展,也才能夠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
同樣,政治建設不足會弱化或者扭曲市場的作用,政府權力過度干預經濟社會過程,以及不恰當的政府績效評價方式,會扭曲資源配置,或者帶來低效率的資源配置,並可能限制新興經濟的發展空間。而法治建設不能得到良好推進,則難以保證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和保證社會有序運作,並會進一步加劇社會利益關係的失衡。
等等這些方面説明,五大建設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比五大建設本身更加重要。五大建設之間要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機制,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五大建設之間如果形成相互制約、相互扭曲的狀況,則會背離科學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五大建設的改革發展。
任何一個國家,以及在國家發展的不同時期,都必然重視推動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環境的發展。而未來十年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歷史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則面臨更加複雜的矛盾,面臨更加突出的困難。推動國家發展的五大建設,也因此面臨更加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更加艱苦的努力。
改革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來加以解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對影響國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改革探索,要求五大建設在探索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機制塑造和發展利益分配等突出問題上進行勇敢的改革攻關。
國家建設需要探索發展方式的轉變才能適應新的歷史階段,開拓新的戰略機遇。推動前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的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國際格局紅利等都已經基本耗盡,我們無法再通過低成本勞動密集、出口導向和資源環境消耗型的經濟發展方式來推動經濟發展。因此未來十年發展中,國家建設各個層面的工作都需要通過轉型升級重塑發展動力,而轉型升級的實現依賴於改革發展。
國家建設的過程本身就是發展機制的完善和塑造的過程,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探索的過程。五大建設所面臨的突出矛盾、主要壁壘和關鍵問題本質上是體制機制束縛了發展,因此尤其需要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社會運行體制和文化體制等,並推動國家建設的有效治理格局不斷完善。這樣的體制機制建設過程也依賴於深化改革發展。
國家建設面臨面的根源在於社會利益關係的分配和協調。五大建設的過程都涉及“做蛋糕”和“分蛋糕”問題,也都需要通過合理的機制來創造財富和實現財富的合理分配,包括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實現良好的利益協調和利益分配。也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突破限制發展的利益格局,並確保發展的收益實現社會共享。
因此,未來十年是在改革開放深化期中推動五大建設,也只有加強推進五大建設,才能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並推動國家穩定發展和健康發展,邁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大國家。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著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