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2年11月07日 09:49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中國式政改期待攻堅克難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中國式政改有著自己的步伐和節奏。隨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推進,海內外對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進程的關注和期待也越來越高。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進入“深水區”,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中國再次站在了改革的關口。
“政改滯後是深化改革的最大攔路虎”,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改革不能光靠經濟領域的“單兵突進”,為避免改革目標的低效率重復,必須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曾多次論及政改,他指出,“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
一直以來,中國政改的官方議程是明確而清晰的。從“政治文明”寫入十六大報告,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建黨90週年大會講話中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論述,“政改”一直是中共政治文件和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
輿論對於中國政改的鼓與呼也已持續多年。2010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後,《人民日報》曾連續刊發署名“鄭青原”的文章明確指出,中國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歇”。
當今中國正面臨深刻轉型,社會利益格局日益複雜,階層思想觀念趨於多元。當改革向縱深推進時,面對民眾多樣的訴求,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和社會成本已不可同日而語。
過去十年間,中國經濟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國民經濟指數與幸福指數的增長卻並不協調,社會變革的“喜氣”與“怨氣”並存。改革鏈條環環相扣,不少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經過長期積累,似乎碰到了“天花板”。
“當利益格局被扭曲,就不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同時擔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的汪玉凱説,改革不能懼怕“傷筋動骨”,要敢於動既得利益的“奶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則公開指出,改革攻堅,難在對改革者自身的改革。
中國式政改不是“改不改”,而是“如何改”的問題。面對體制機制的瓶頸,改革的難點也成為中共決策層“攻堅克難”的突破口。
在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王長江看來,黨政關係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而解決的途徑“要從制度上解決權力過分集中的問題”。汪玉凱也特別強調,中國政改必須找準“頂層制度建設”的切入點,同時“要防止公權力成為既得利益集團的工具”。
為此,中共高層已經勾勒出一條“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徑。從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到十七大報告的“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中共對於政改的論述不斷深化,但不變的是“積極穩妥”的基調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方針。
全面推進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改革有困難,不改革會更困難。”《人民日報》在十八大前推出的“鍛造我們時代的精神氣質”系列評論指,“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關鍵環節、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勢在必行。”
在總結建黨90週年的歷史經驗時,中共高層將“精神懈怠”列為長期執政“第一位的危險”,直指各領域中的“改革疲勞症”、“麻痹症”。其在深化改革凝聚“共識”的同時,意在掃除部分人“在河中央”徘徊的猶疑和顧慮。
正如中國總理溫家寶在2012年兩會記者會上所言,“改革只能前進,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停滯和倒退都沒有出路”。
中國式政改絕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將從國情出發,循序漸進地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面對13億人口的現實國情,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複雜多變。如何攻堅克難,在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之間找到平衡,將在今後一段時期考驗中共執政者的智慧和魄力。(完)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著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