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搜索

法官宋魚水: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盡可能接近

央視網 2012年11月03日 18:41

核心提示:
分享
收藏

嘉賓簡介:

  宋魚水,女。現任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2007年當選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7年、2012年先後當選為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法官”、“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審判業務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2009年國慶六十週年之際,宋魚水當選為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一百位感動中國人物。在獨立辦案的十餘年來,宋魚水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屬於疑難、複雜、新類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被當事人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

  央視網消息 (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祝娟報道)10月31日,全國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副院長宋魚水在北京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訪談實錄如下:

  主持人:單妍

  央視網:各位好,歡迎收看央視網十八大代表系列訪談。今天請到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宋魚水,宋院長被當事人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並且連續兩屆被推選為全國黨代會的代表,據我們所知,在她獨立辦案的十餘年來,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其中500余件屬於疑難、複雜、新類型案件。

  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宋院長,在這裡她將和我們一起分享她的從業經歷,以及關注司法體制改革,暢談她作為十八大的代表對十八大的感想和期待。

  黨代會的經歷讓自己對責任的理解更深入,對問題處理更成熟

  央視網:宋院長您好,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司法領域一線的代表,您已經是兩次榮選為全國黨代表了,真是非常了不起,您這次擔任黨代表跟之前那次心情有什麼不同?

  宋魚水:我覺得嚴格來講心情還是一樣的,非常激動,也感覺到有一種神聖的責任感,我覺得這些都是一樣的。如果説不一樣,剛開始就像是學生,但是因為畢竟經歷一屆了,對很多問題的理解,包括對責任的理解更深入一些,所以我覺得現在可能會更成熟一些。

  還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五年前我們國家的發展變化跟五年後的發展變化還是不一樣的,所以你對時代的理解,包括時代發展的這種渴望,還有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你自己的工作感悟等等,都會給你注入新的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會讓你想到義務應該更多一些,你怎麼能夠更稱職一些,所以還是一個很複雜的心情,很多很多內容需要你去想一想。

  群眾希望通過自己來替他們傳達聲音

  央視網:當選這個代表,是一份榮譽當然也是一份責任,就如您説的,那麼這五年當中,您當選代表之後,代表的身份有沒有給您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帶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宋魚水:我覺得變化肯定是有的,因為當代表以後有幾塊工作。

  一個是參加十七大的會議,在這個會議期間,因為各項會議議程也參與了,這种經歷我覺得還是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親歷了,所以説對它的這種理解能力,同時對於社會的這種傳播效果,我覺得是不一樣的。

  在十七大代表任期內,每年我們有好幾次活動,尤其是對北京城區以及遠郊區縣做了很多很多考察,跟著北京市的代表,同時也去全國各地也做了一些考察。也就是説,我會從十七大代表的角度,深刻地用考察的方式了解變化的進程,這是一個方面。

  還有,因為你是十七大代表,可以接觸到很多的群體,包括很多個體,他們會向你説“一個十七大代表,我覺得你應該做什麼,我希望你能做什麼,我要表達一下對十七大代表的聲音,或者説希望你去做什麼樣的工作。”所以我覺得還是不一樣的。

  擔子重了很累也很幸福

  央視網:那麼身上的擔子是不是也更重了?

  宋魚水:可以這麼理解,一般人會覺得擔子更重了以後感覺更累,其實不見得,我自己感覺這種重也是一種幸福感,因為你願意愉悅地接受這份工作,那麼我覺得責任會轉化為你工作的樂趣。所以我想,可以説擔子更重了,但這個重不是感覺到更累了,而是感覺到我能夠給社會多做一點事情,或者説我能感到和人民共同去做一件事情,你那種回歸集體的感覺,並不是讓人感到更累了,而是感覺到一件一件事情是這麼落實的。

  辦案要力求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盡可能接近

  央視網:據我們所知,您和同事共事這些年當中,也辦理了比如説全國首例、全國第一這些案件,您覺得這些案件能夠辦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宋魚水:不容易,確實不容易,一般辦理這種案件有幾個點是比較重要的,第一就是學術上的資源,你要全部佔有,所以一般的疑難案件我們會開多次討論會,了解學術界是怎麼理解這個問題的,有些案件還有可能特別需要國內外的資料,就是包括國內外的判例,需要做一個了解,我覺得這是理論上的一種求索。

  還有另外一部分,就是案件事實的求索,因為案件事實有可能非常複雜,比如技術合同類的案件,商業秘密類的案件特別複雜。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一個命題就是你如何調動當事人的資源,讓當事人把案件的事實揭示清楚,必須從對抗的方式轉變過來,所以案件開庭時,有時候不僅是律師出庭,當事人本人出庭,當事人的技術輔助人員,還有鑒定人員也要出庭,其中的重要工作還包括我們對案件事實的一種專業考察,比如説到行業裏去考察等等。知識産權案件還包括比如對行業模式的考察、關注,這使我們這個案件事實能夠辦得更有基礎,更紮實一些,用我們法律的行話説,就是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盡可能接近的原則。

  剩下一個工作,就是調動我們法官和合議庭成員的積極性,也就是法官和陪審員的積極性,使這個案件的審和判能夠有一個質量,也就是説我們案件審理,首先是開庭審理,然後還要合議庭充分合議,合議完了以後按照多數人的意見完成這個判決,包括判決從哪個角度寫,怎麼寫能把當事人説服,這是要下一定功夫的。

  與其讓當事人向法官學習,不如法官向當事人學習

  央視網:法官其實也要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事情,所以法官的知識面應該也要很廣,在工作當中,您是怎麼去嚴格要求自己的?怎麼提升自己的素質?

  宋魚水:三人行必有我師,在法律知識方面,我向同行學得比較多,向老師請教得比較多。對案件事實知識,我們有一位法官曾經説過一句話:與其讓當事人向法官學習,不如法官向當事人學習。當事人是為了法律問題到了法院,涉及到的案件知識有可能是知識産權領域,所以我們有時候是向當事人學習的。

  我自己感覺,小法官大社會,有時候我們還會做一些社會調研,針對案件本身的課題問題我們會去調研。有一段時間我們每年都會做一些調研,比如説影視作品的調研,包括視頻分享網站,我們出過調研報告,包括技術類的;技術轉讓合同我們也出過調研報告,包括網絡案件,我們還出過網絡上的案例,就是互聯網的理性和秩序,我們會從法律視角做這樣一些工作。

  把傳統的人際關係變成法律框架下的人際關係

  央視網:那您有什麼經驗能夠跟我們的全國法制工作者分享一下?

  宋魚水:我前一段時間給北京高院的初任法官講了一次課,當時我梳理了十個方面,作為我的經驗跟大家作了一個交流。

  比如説結案的數量。我自己的觀點就是,案件的數量是勞動強度訓練,因為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況下壓力特別大,我們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幾乎都在超負荷工作狀態,很多人感覺很累很苦很煩。我跟他們説,你辦了一二十年案子,在一直追求結案數量的情況下,你會有一個巨大的收穫,就是你的身體素質和你的勞動強度是卓越的,我是有這種感想的。

  還有結案質量的問題。從法律的角度,包括程序上的公正,包括實體上的公正,我最大的經驗就是,我們既要程序的公正又要追究實體的公正,我們怎麼能夠得到二者的完美,這個探索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們會在這兩方面下很大的功夫。

  要做一名有職業理想的好法官,其中最大的功夫就是不斷練習,一個案件一個案件地積累。還有,我覺得法律的理想很重要,這個概念是什麼?法律理想就是,你在瞬間的情況下,在工作很順暢很輕鬆的情況下容易為法律的理想而奮鬥,但在逆境困難的時候,甚至有挫折感、挫敗感,想放棄的時候怎麼辦?我就跟年輕人説,假如你愛這個職業,就跟小兩口要結婚是一樣的,你為什麼要跟他結婚,可能好多人覺得他的條件跟我不般配,但我就喜歡他。一個職業也是一樣的,你愛上它,無論怎樣你都不會放棄,我覺得法律的理想很重要。

  當然,我覺得對人們公正的追求,有它的共性。在這方面,我們對當事人尤其對違法的當事人,理解得越深刻越深邃,我們發現的問題就越充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還有你剛才提到的公正的底線,我就覺得在現在這個時期,就是我們怎麼去處理人際關係。當事人就是靠打關係,你怎麼辦?我覺得很簡單,就是如何把傳統的人際關係變成現在的法律框架下的人際關係,這是我們思考的一個命題。我想,在法律和人際關係面前,我們找到一個融合的方法,然後變成健康的人際關係,可能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總之,確實有很多很多的方面,需要我們不斷去積累。辦案一二十年,我覺得很多收穫就會成為你成功的一種方法。

  貪污受賄、青少年犯罪等成社會關注熱點

  央視網:宋院長身上的很多經驗值得法制工作者學習,在您處理大量案件當中,您覺得近幾年我國最關注的是哪些法律問題?

  宋魚水:其實從我們法院的角度來講,各個領域都有關注的問題,比如説刑事案件。刑事犯罪案件,我覺得大家有幾個關注點,比如貪污受賄,還比如青少年犯罪。我去年關注的就是青少年為什麼犯罪,後來我發現,可能他的知識缺乏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現在強烈呼籲,我們國家包括家庭,要下最大的成本滿足未成年人的教育,這個教育的質量不僅是知識的教育,甚至包括他怎麼能夠融入社會,成為社會中合格的勞動者,我覺得我們要下工夫去教育他們。

  全民素質的提高是解決矛盾糾紛的根本

  央視網:您覺得我們應該通過一些什麼樣的有效途徑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宋魚水:可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法律文化不僅僅是法官的文化,律師的文化,應該是社會的文化。我們在文化大建設大繁榮的時期,文化建設融入法律的元素,使我們每個公民,每個公務員,還有每個法官,包括你們,能夠有一種法律文化的思考,有一種遵守法律的習慣。這樣我們就會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規則,這個規則無非是民間盡可能消化矛盾,是吧?還有實在消化不了的,交給程序規則去解決,比如説交給法官去解決。交給法官解決的前提是,我能不能尊重程序、愛程序?一審二審結束之後,我們怎麼去對待一個裁決?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法律文化的一個內容。

  關注法制進程的健康穩定發展、公務員建設的法制化

  央視網:作為黨的十八大代表,您會如何履行自己作為代表的義務呢?

  宋魚水:説句實話,想過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為我覺得當選十八大代表以後,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義務是什麼,就是你要學有關的法律文件,把義務弄清楚了,同時也有權力。為什麼會選你做十八大代表,我覺得不僅是義務,也要利用你的十八大代表的這種平臺,更好地去儘自己的責任,對你的權力,不是濫用權力,而是正確的行使權力。

  同時,我自己的關注點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法律進程如何健康地、穩健地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形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同時我們也打造了更多的法律人才,我們社會上對法律的熱愛、興趣、愛好已經轉化為一個更好的法律文化氛圍,或者説法制建設的氛圍。在這個基礎上,法官如何更有效率、有質量地工作,打造司法的權威,打造法官的形象,使案件判決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我覺得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公務員建設的法制化問題,我覺得也是社會比較關注的。作為一名十八大代表,我期待國家更發展,人民更幸福。在這裡我感觸更深的一點是,為什麼人人都關注十八大,那是因為它是我們的政治生活,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福祉,所以億萬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和夢想都投給十八大,我相信未來五年,國家的發展變化也會讓人民感受到這一切。

  央視網:宋院長您在採訪中説過,您畢生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好法官,我相信在很多人的心中,您已經是一位好法官了,也希望通過對您的這次訪談,讓更多人能夠對法制建設有更大的了解,也希望在法制建設更加完善的基礎上,大家都能夠越來越和諧,共創一個和諧社會。

  非常感謝宋院長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十八大代表訪談再見。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要聞
  • 2012-11-16 14:29
    海外華文媒體關注

    華媒|新領導層更精幹高效 知青經歷造就平民情懷

    《澳門日報》的評論説,習近平與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一樣,知青經歷造就了他們的平民情懷,這種政治素養深刻影響著他們的執政方式和政策導向;伴隨著中國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又使他們具備了開闊的世界眼光。

    中國新聞網
    • CNTV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 開心網
    • QQ空間
    • i貼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9:41
    熱議

    習近平講話|網友讚:沒用那麼多排比對仗壯聲勢

    “沒用那麼多排比、對仗來壯聲勢,平實的話語,透露出真誠,充滿著使命感。”一位網友在微博上説,“希望未來十年,他和他的團隊能始終保持這樣的狀態。”

    中國青年報
    • CNTV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 開心網
    • QQ空間
    • i貼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 2012-11-16 07:34
    全軍和武警部隊

    解放軍|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歡欣鼓舞、鬥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擁護全會的決定,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決心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解放軍報
    • CNTV
    • 新浪微博
    • 騰訊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 開心網
    • QQ空間
    • i貼吧
    分享
    分享
    收藏

獨家策劃

更多
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專訪十八大代表|歌唱藝術家關牧村

有人這樣評價過關牧村,説她德藝雙馨,是歌唱家、是勞模,更是好人。[詳細]

一對山西老夫妻的糧食恩情

十年圖紀|一對山西老夫妻的糧食恩情

老倆口都66歲,每年有四、五千元收入。政府的各種補貼也有千余元。[詳細]

獨家訪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