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作者:王永利)6月9日是我國第13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于當天推出特別節目《2018中國記憶》,主題是讓“讓遺産融入生活”。自2006年以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為契機,成功打造了《中國記憶》這檔特別節目,一直堅守了13年。《2018中國記憶》特別節目以厚重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特有的“二十四節氣”,闡述了“非遺與生活”,把文化遺産與生活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節目別開生面,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有趣地科普了二十四節氣的由來,生動地講述了中國故事。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
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次從非遺角度闡釋二十四節氣。
《2018中國記憶》的主題是“讓遺産融入生活”,首次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角度解讀人類非遺——二十四節氣。2016年的11月30日,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中國古人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認知天象、物候、時令、大自然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千百年來,二十四節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既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如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為了強化“讓遺産融入生活”的主題,節目詮釋了立春打春牛、春分拌醋、春分祭日忙、清明逛廟會、穀雨牡丹花會、穀雨看雕版、立夏嘗三鮮等儀式背後的深刻內涵。探訪了包括杭州雕版印刷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小建在內的五位非遺傳承人,採訪了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副秘書長張勃、杭州師範大學教授顧希佳 等五位非遺專家,通過權威解讀和接地氣的非遺故事,全方位展示了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活力再現”。尊重自然,理解自然,保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順勢而為,珍惜時光,既是五千年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也是人與自然關係和諧相處的哲學。
二、講述24節氣與百姓生活之間精彩故事,別開生面創新敘事手段。今年,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中國記憶》節目組邀請了數位資深的主持人,組成了體驗團,他們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立春到立夏,用實時體驗的方式,挖掘出了七個“二十四節氣”和百姓生活之間的精彩故事。
主持人李潘和當地人打春牛。春牛身高4尺,象徵著一年四季;身長8尺,象徵一年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8個節氣;尾巴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的12個月。春分日,主持人丁曦邀請五個外國留學生一起體驗春分,觀祭日典禮、豎雞蛋、畫風箏。 “春分日,釀酒拌醋,移花接木”造春分酒是我國北方地區較為廣泛的習俗清明時節,大文豪蘇東坡有詩云:“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主持人帶領觀眾感受了“春分拌醋”的過程。清明時節主持人丁苑苑來到了江南七大古鎮之一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感受盛大的蠶花廟會。相傳越國范蠡送美女西施去姑蘇,途經新市,給養蠶的人家送過鮮花,祝願他們風調雨順,蠶繭豐收,此後,方圓百里的當地蠶農為紀念西施,每到清明時節,都要舉辦盛大的蠶花廟會。穀雨時節,“穀雨三朝看牡丹”,主持人丁曦到曹州牡丹園感受“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況。主持人于勝春來到杭州,除了喝到江南的好茶,還拜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人黃小建。黃小建以清代畫家劉錫玲的《自聞居士二十四節信筒》為原稿,復刻出一套《二十四節氣信箋》。立夏時節主持人丁苑苑就來到南京,帶領觀眾領略那裏的“三鮮”:櫻桃、青梅和鰣魚。每一鮮背後都有悠久的歷史典故和傳説故事。節目這些創新的手法,讓人在賞心悅目中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洗禮中。通過主持人體驗的視角,以觀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二十四節氣,讓觀眾能夠真正感受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讓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三、視野開闊,重視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提升文化自信。節目中,有不少外國朋友,一塊參與感受二十四節氣的活動。來自德國的安娜和她的四位同學一樣,在日壇民俗街,第一次近景感受了春分和中國人生活的密切關係。“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説的就是春分放風箏的民俗活動。北京語言大學的留學生們也在上一堂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課程。蕭放(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在節目中説:“二十四節氣還真的有實用的價值,就是我們不管是你種不種田,但是這個自然時序你必須要經過,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活,我們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時令來安排過的話你會過的非常自然。”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人類非遺,中國人天人合一、順天應時的理念,如今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目光。這些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對中國文化,以及千年來的中國故事,都産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北京語言大學的加拿大留學生森山表示,通過節目的體驗讓他更 加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二十四節氣這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魅力。
四、靈活運用新媒體手段,打造文化類節目新樣態
《2018 中國記憶》結合紀錄片式的紀實段落與文化體驗式拍攝,創造性地打破了單向傳播模式,首次使用網絡直播的方式,講述真實感人的非遺故事,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文化類節目新樣態。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的支持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與央視網分別於4月18日在山東菏澤和6月6日在北京古觀象臺展開“山東菏澤穀雨時節話牡丹”、“芒種時節話非遺”兩場網絡直播,總時長三個小時,同步覆蓋央視網、央視影音客戶端、手機央視網、手機電視、國際在線、央視科教頻道微博微信、央視網微博及今日頭條、手機百度、網易新聞、東方頭條、小米直播、風直播、人人直播等渠道,累計直播收看人數近400萬人,打造融媒體宣傳矩陣,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一個最為關鍵的詞語就是 “讓文化遺産融入生活”,我國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蘊含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科學道理。央視努力弘揚光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守13年深挖“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中國文化特色內涵,講好中國故事,實為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