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人物歷史自然科技文化軍事文化經濟專題

2018《中國記憶》創新文化節目傳播形態推出大型融媒體移動直播“芒種時節話節氣”

首頁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6月07日 15: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科教頻道和央視網不斷探索、深化臺網融合工作模式,充分整合臺網和社會資源,一體化策劃、一體化實施、一體化傳播,在文化和旅遊部支持下,6月6日16:00在北京古觀象臺推出“芒種時節話節氣”大型移動直播,作為2018《中國記憶》的預熱宣推和內容延伸。

科教頻道和央視網融合三網優勢,與國際在線主動對接,聯合主流媒體和商業網站,搭建融媒體傳播矩陣,直播覆蓋央視網、央視影音客戶端、手機央視網、CCTV手機電視、央視科教頻道微博微信、央視網微博,人民網海外網、國際在線及一直播、今日頭條、手機百度、網易新聞、第一視頻、小米直播、風直播、鬥魚等渠道,截至6月7日10:00,相關視頻累計直點播播放次數超過253.7萬次。 

       一是探索全方位深度融合機制,創新文化節目傳播形態。以電視為核心,以央視網為依託,組建一體化主創團隊,共同推進2018《中國記憶》移動直播“芒種時節話節氣”的內容創意、節目設計、嘉賓邀請、技術支持、宣傳推介等各個環節。內容設計階段,為貼合節目內容特地取景北京古觀象臺,邀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管理處調研員張曉莉介紹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的主題,邀請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張勃女士分別從節氣與天文曆法、民俗文化等方面對“二十四節氣”進行解讀。邀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節目部副主任、《中國記憶》總導演閆東攜科教頻道張騰岳、李潘、丁曦、于勝春、丁苑苑五位主持人及節目主創團隊集體亮相,揭秘拍攝故事與趣聞。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及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的記者也在直播現場進行互動採訪報道。整體上對2018《中國記憶》節目進行適當揭秘,並在多處留下懸念和伏筆,提升網友對電視節目的期待。製作階段,一體化打造融媒體移動直播,在主持人、嘉賓、內容素材等方面深度共享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務實分工協作,科教頻道組織融媒體審片、提供電視素材,央視網挖掘內容,設計直播節目腳本並落實視頻直播技術保障。

二是融合三網優勢,搭建融媒體傳播矩陣。融合三網優勢,與國際在線主動對接,聯合主流媒體和商業網站,搭建融媒體傳播矩陣,同步直播覆蓋央視科教頻道微博微信、央視網微博等兩微平臺、人民網、國際在線及今日頭條、易直播、人人直播、小米直播等站外直播渠道。此外,提前啟動運營“CCTV中國記憶”微博話題,精心推出“2018《中國記憶》移動直播與你相約6月6日 內容精彩到飛起”、“《中國記憶》5位央視名嘴與你話聊‘二十四節氣’”等微博內容,吸引網友轉發。

三是持續為2018《中國記憶》節目預熱造勢,助力實現我臺主流文化品牌節目現象級傳播。移動直播結束後,第一時間提煉直播節目亮點,針對新媒體平臺傳播特點和年輕網民的觀看習慣製作標題,推出微視頻,聯合今日頭條、B站、一點資訊、搜狐、網易新聞、騰訊、手機百度、北京時間等傳播渠道發佈;根據2018《中國記憶》節目中二十四節氣和百姓生活之間的精彩故事,精心策劃推出“一分鐘get天津獨流老醋釀造秘笈”、“厲害了!看蠶繭如何變身蠶絲被”、“中國‘匠人’讓失傳的饾版拱花絕技重現”等7條網絡版“搶鮮”微視頻,持續進行融媒體宣推,貫通央視網、央視節目官網、央視影音客戶端、手機央視網、手機電視、中國廣電IPTV、互聯網電視、央視網微矩陣以及主要商業網站,引導網友期待央視科教頻道6月9日播出的2018《中國記憶》這道真正的文化盛宴。

相關閱讀 中國記憶 |
我要糾錯編輯:素西西 責任編輯:張曦健
  • 歷史
  • 科技
  • 人物
  • 經濟
  • 軍事
  • 自然
  • 文化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Android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玄武門之變
這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政變,玄武門前,刀光劍影,短兵相接,秦王李世民從這..詳細 >
《雲遊美麗中國》
“雲遊美麗中國”是CCTV.com打造的“雲旅遊”首檔欄目,旨在幫助各..詳細 >
經典人文地理
《經典人文地理》是一個展現古老傳統,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電視欄目。它主..詳細 >
李清照
李清照,一位將婉約詞風推向極致的傑出作家,一位人生經歷千回百轉、跌宕起..詳細 >
熱點專題更多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