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微信訂閱號,敬請關注!
原標題:
“馬克思的魅力在哪?思格斯和燕妮為什麼願意一生追隨他?他要解放全人類的想法從哪來?他又為何能開創共産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朽的馬克思》執行總導演王立歡説,他最初就是帶著這些問題開始了對馬克思生平軌跡的探尋。
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俄羅斯,王立歡和同事們用30多天時間走遍6個國家,來到馬克思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每個地方,一張張老照片、一幅幅油畫、一張張手稿和書信,還有現在依然能夠運轉的恩格斯父親購置的紡織機、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閱覽室的簽名、馬克思和燕妮在結婚登記簿上的簽名、天鵝飯店墻上的“卡爾·馬克思”銅牌……攝製組用鏡頭捕捉到許許多多似乎還帶有馬克思溫度的物件,力圖讓觀眾看到最真實的馬克思。
這部紀錄片的很多拍攝地王立歡此前都去過不止一次,但到馬克思的出生地特裏爾卻是第一次,初到小城頭腦中就閃現出“人傑地靈”4個字。“馬克思能成為偉人與他的出生地一定有關係,特裏爾是一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神聖羅馬帝國曾經在此建都,其所在的部分萊茵地區曾被拿破侖大軍佔領過20多年,受到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很早就産生了反對專制的民主力量和進步思想。”王立歡認為,因此馬克思才有了反封建、反壓迫的萌芽,而馬克思的個人魅力也是從小就有,“小時候的小夥伴們就經常圍著他聽他講故事,馬克思是‘孩子王’,有很強的號召力和領導力,口才也特別好。而青年時期因看到世上的不公,原本家境優渥的他放棄安穩無憂的生活,17歲就立下為全人類工作的壯志,這時候他的領袖氣質和不凡的一面就顯現出來了。”正是這寬廣的胸懷、崇高的理想和人格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出身貴族的燕妮和具有相同理想的恩格斯,並因為共同的事業將一生與他緊緊相連。
片中呈現的一組反映當時英國童工悲慘狀況的畫面讓人非常震撼,王立歡説,馬克思曾寫下“不列顛工業像吸血鬼一樣,只有靠吮吸人血——並且是吮吸兒童的血——才能生存。”童工是激起馬克思“改變世界”的動因之一,所以他們著重蒐集大批關於童工的資料。其中一張非常醒目的童工合影是王立歡搜索了很多歷史網站才找到的,而一組生動的童工在工作時畫像則拍攝于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家圖書館,“我們在圖書館中發現一本書,其中有很多關於童工的插圖,這是那個年代英國人自己描述和繪製的真實社會狀況,非常能説明問題。還有一些在煤礦、紡織廠裏工作的童工影像是在央視音像資料館裏找到的素材,這一組搭配我們用心進行了設計,從群體到個體,就是要告訴大家這不是簡單的個案,而是當時歐洲普遍存在的問題。”
王立歡説,他們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書信中挖掘了大量史料和細節,為了追求真實,《不朽的馬克思》中所展現的信件全部來自手稿原件。“在《馬恩全集》裏邊,從28到32這幾卷都是他們的書信往來,並且標有確切時間,我們先從《馬恩全集》裏梳理出需要的內容,然後再去查找原件。”王立歡説,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拍攝資料時得知,馬克思的相關信件手稿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查看,因為語言不通,他專門用了三四天時間研究這個網站,終於找到了規律,片中包括恩格斯寄給馬克思,自己親手繪製的奧爾良棉花價格波動表等內容的書信,都是從這裡找到的。“我們在網站中找到這些信,把掃描件下載下來,然後通過影像處理清晰後再交給動畫師,最終讓信件在片中生動地呈現出來。”
王立歡曾感嘆“馬克思就是那個時代的最強大腦”,這是因為他在倫敦拍攝時,想要在大英圖書館中查閱馬克思曾經看過的藍皮書和《經濟學人》雜誌,為此他辦了圖書證去借書,可借來書之後就震驚了,因為藍皮書光目錄就有十幾卷,每一卷目錄都有幾百頁。而之後再看內容的時候更加驚奇,藍皮書裏面是各種各樣的數據統計,複雜枯燥。“馬克思在20多年裏讀了1500余部書籍,其中有800多本著作在《資本論》中引用過。他寫下的筆記有上百本,其中常常出現各種數據、公式,一些筆記中還畫有插圖,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腦力來蒐集、整理、分析材料,非常人所能及,我由衷敬佩這個偉大的人物,‘馬克思就是那個時代的最強大腦’是我有感而發。” (本報記者 王晶 R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