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人物歷史自然科技文化軍事文化經濟專題

第三集《深地探測》

首頁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28日 19: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地殼一號

地殼一號

地殼一號

地殼一號

地殼一號

地殼一號

  (一)“地殼一號”萬米大陸科學鑽探鑽機(地點:黑龍江省安達市)2009年開始研發,2013年製造完成並運抵現場,2014年投入使用。
   “地殼一號”是由吉林大學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自主研發,由四川宏華集團建造完成的。它完全擁有中國的自主知識産權,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德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地下萬米鑽探技術的國家。標誌著中國“入地”的探測計劃取得了階段性重大進展。組裝後的“地殼一號”,高60米,佔地1萬多平方米,如今已經鑽進到六千七百多米,主要用於松遼盆地的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除了進行地球演變和古氣候研究,還將用於中國地殼的立體探測、能源探測等方面的研究。對促進中國地球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地球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極環境計劃

第三極環境計劃

第三極環境計劃

第三極環境計劃

第三極環境計劃

第三極環境計劃

  (二)“第三極環境” 國際計劃(地點:青藏高原)2017年6月17日在拉薩啟動
   “第三極環境” 國際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寒冷、偏遠並受全球變暖的影響——這些描述不僅僅適用於南北極地區,還適用於一個面積大於五百萬平方公里、以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為中心的 “第三極地區”。該地區也被稱為亞洲水塔,這裡的冰川孕育著亞洲幾大河流,成為維繫十幾個國家15億人生活的重要水源。目前這些冰川正在快速消融,導致一些湖泊水位上漲。然而,人們對環境變化在這裡是如何演化的這一問題卻知之甚少。
  2010年10月在加德滿都召開的“第二次資深專家研討會”中,研究這一區域的科學家們,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討論了最緊迫的科學問題、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為了將大家的研究工作綜合集成在一起,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院士説。 “最好的辦法就是國際社會的通力合作,來評估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

向地球深部進軍

向地球深部進軍

向地球深部進軍

向地球深部進軍

向地球深部進軍

向地球深部進軍

  (三)地球深部探測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實現自主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目前,發達國家的固體礦産資源勘探開採深度已達2500-4000米,而我國平均只有500米。解決礦産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是“攻深探盲”,而我國大型深部探測裝備和核心技術卻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高端裝備技術更是受到封鎖。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聯合國內優勢力量集中攻關,解決了多種核心部件的研發,攻克了多項探測系統的關鍵技術,研製了國際上第二套航空超導全張量磁梯度測量系統;自主研發的萬米級海底地震儀,在世界最深處馬裏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成功應用,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國家。
  自主研發的地球深部勘探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壟斷與封鎖,初步形成了航空-地面-井中-海域立體探測裝備體系,實現了勘探技術從500米到4000米跨越式發展,推動了“向地球深部進軍”的國家戰略。

相關閱讀 深地探測 | 走近科學
我要糾錯編輯:王燕 責任編輯:
  • 歷史
  • 科技
  • 人物
  • 經濟
  • 軍事
  • 自然
  • 文化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Android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玄武門之變
這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政變,玄武門前,刀光劍影,短兵相接,秦王李世民從這..詳細 >
《雲遊美麗中國》
“雲遊美麗中國”是CCTV.com打造的“雲旅遊”首檔欄目,旨在幫助各..詳細 >
經典人文地理
《經典人文地理》是一個展現古老傳統,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電視欄目。它主..詳細 >
李清照
李清照,一位將婉約詞風推向極致的傑出作家,一位人生經歷千回百轉、跌宕起..詳細 >
熱點專題更多
860010-1119061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