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CNTV名家專欄 >

周其仁:經濟密度甚於人口密度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0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城鄉中國

  周其仁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很多人集聚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地理空間裏,一旦達到某個人口密度的標準,此地便被命名為“城市”。放長了眼光來打量,這個變化趨勢在全球範圍內迄今依然有增無減,“城市化”大潮不可阻擋。

  看來,人還不單單是所謂的社會動物,而且還是“傾向於集聚”的社會動物。倘若問:為什麼普天之下,人都喜歡往城市裏湊?文化和文明方面的理由我説不好,經濟上的動力看起來直截了當——城市創造更高的收入。

  以2010年有一次到訪過的東京為例。大東京的人口聚集程度早就令人印象深刻,在僅佔全日本4%面積的空間裏聚集了25%的人口。不過,這個全球第一大城市的經濟聚集程度更甚:該年度東京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7.2萬美元,高出日本全國平均值的67.4%。這樣算下來,大東京一個地方就佔日本總産出的40%。

  其他大城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據2004年的統計,大阪人口占日本人口1.6%,但經濟(GDP)佔4.1%;倫敦人口占英國人口11.8%,經濟佔13.3%;紐約市佔美國人口2.3%,經濟佔3.5%;芝加哥人口占0.92%,經濟佔1.25%;洛杉磯人口占1.3%,經濟佔1.68%(把這三大美國城市加到一起,人口占全美4.52%,經濟佔6.43%);多倫多人口占13%,經濟佔14.4%。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是如此,如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全國19%,但經濟佔20%。世行行長佐立克還提供過一個更為誇張的例子:35.7%的埃及人口聚集在只佔全國土地面積0.5%的首都開羅,但産出的GDP卻超出了全國的一半!

  最後的這個例證,就寫在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的前言裏。那份報告的主題,正是經濟發展和財富分佈的地理不平衡:人口、生産和財富向城市、大城市和發達地帶聚集和集中。讀者可不要被“重塑”這類詞彙迷住了,似乎人們動不動就可以“打造”出一個新世界來。正好相反,差不多一代人以來的研究成果顯示,不論有多少人偏好于“更平衡的增長”,全球範圍的證據卻表明,人的經濟活動所包含的邏輯就是在流動中聚集,然後再流動、再聚集,直至人口、經濟和財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個個面積奇小的地方去。

  這正是“城市化”本來的含義。講過了,城市總以人口密度來定義。至於人們為什麼喜歡——不喜歡也一樣——向城市聚集,上文提供了理解的線索,這就是經濟聚集甚於人口聚集。這麼想吧:開始興許是安全或其他隨機的原因促成了人口聚集,但人們只要發現人口聚集有利於經濟增長,聚集到一起有利於增加收入,聚集與再聚集的增長引擎就發動了。

  如果經濟聚集度高於人口聚集度,那麼除非有越不過去的屏障,就一定還會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仍以大東京為例,聽當地行家介紹,早在30年前,不少人就抱怨這個天下第一大都會的人口太多、空間太密、“承載力”不堪負荷。有關的立法和政策,也在很長時間裏圍繞“東京疏散”、“更平衡增長”的思路推進。可是,幾十年時間過去,實際趨勢還是聚集度在增加,因為東京的致命吸引力還是揮之不去,“向東京聚集”的進程還是勢不可擋。

  道理簡單:即便加上疏散和平衡政策的作用,東京的經濟密度依然高於其人口密度,人均産出還是高出全國平均水準近70%。這是説,移入東京的,收入水平就提升。人往高處走,那還有個擋啊?當然,大東京的高密度也增加了人們的生活成本與生産成本,可是利害相權,孰輕孰重,“春江水暖鴨先知”,當事人總是算得明白的。東京的聚集之勢依然,恰恰顯示了蕓蕓眾生的算計結果,並一目了然地寫在日本的大地上。

  頂牛多少年,據説最後還是東京的市政當局及其規劃專家認了。幹嘛非要把人推向低處去呢?如果經濟規律使然,人類喜聚集,創造更好的聚集環境不就順了嗎?2010年10月我們在東京參加會議,主辦方安排了一趟空中觀光。直升機從市中心的高樓頂上升空,環顧一看,好幾座摩天大樓的樓頂上居然是工地,多部工程機械忙得正歡。請教後才知道,這是東京的城市改造——“空中城市花園”,要進一步增加大都會的密度,不惜到高空來實現霍華德當年的城市理想。

  經濟密度高於人口密度,必定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可是人口聚多了,經濟密度是不是一定還可以提升?不見得。2004年首爾的情況就是這樣的,這個韓國首都的人口占全國的21%,但經濟(GDP)僅佔20.7%。此前多年的報道説,首爾像個黑洞一樣吸取著全國的資源,甚至鬧得釜山那樣的城市也出現了“負增長”。

  這並沒有否定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經濟聚集甚於人口聚集”。我倒是傾向於推斷,如果出現了類似首爾這樣的情況,即人口密度與經濟密度持平、甚至略有不逮,那麼這個城市的人口聚集就達到了一個“邊”,再也難以繼續。還是“人往高處走”的準則在起作用,既然此處經濟聚集的趨勢不再,收入“不留爺”,那人們就尋找其他收入更高的“留爺處”。要是處處不留爺呢?那城市化就到頂了,因為事情已經“均衡”。

  人口聚集推進經濟聚集,反過來再刺激人口聚集,這就是城市化的動態進程。怕是老天爺也打不得包票,推進城市化的動力永不衰竭。我們只能説,迄今為止,全球範圍的城市化依然沒有停步的跡象。當一些城市停滯、衰亡時,另一些城市生機勃勃地興起;一個時期——有時候真的很長——城市化止步不前,另一個時期,城市化又欲罷不能。我們能夠抓得住的,惟有一個關節點,這就是經濟聚集是不是高於人口聚集。如果環境的、技術的、制度的和觀念的條件能夠維繫經濟聚集超越人口聚集,我們就有把握推斷城市化必將繼續。反之,經濟地理就將重新“變平”,不管你我高興還是不高興。

  以上所述,基於直觀的常理,不證就可以自明。這也是本欄認定的城市化的普適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千差萬別的是,滿足推進城市化的條件,特別是本文強調的“經濟聚集高於人口聚集”,的確各個不同。以中國為例,從古到今,“城市”不過是人口聚集和經濟聚集的結晶,這和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中國的特色在於,人口聚集久久得不到更強有力的經濟聚集的召喚和刺激,從而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裏不曾給城市化以應有的推動。

熱詞:

  • 城市
  • 人口聚集
  • 人口密度
  • 城市化
  • 經濟活動
  • 負增長
  • 變平
  • 承載力
  • 打造
  • 重塑世界經濟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