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月13日,記者從購買的“注膠蝦”頭部擠出膠狀透明物質。新華社發
針對網上熱傳“天津水産市場驚現‘注膠蝦’”,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日前調查了天津多個水産批發市場和社區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確實存在“注膠蝦”銷售。但是由於這些注膠環節不明,來源複雜,也給監管與治理帶來難題。
商販竟稱“吃不死人”
日前,中國網、中廣網等圖文報道“注膠蝦”充斥天津水産市場,報道説,不法商販在凍蝦的蝦頭和蝦身注入明膠,以增加重量、改善賣相。該消息隨即被大量網站轉載,眾多網友轉帖、評論。“注膠蝦”迅速成為目前食品安全領域的焦點話題。截至15日上午,在百度搜索“天津注膠蝦”,竟出現89萬多個網頁。
網友紛紛譴責商販的不法行為。更多網友希望權威部門説明“真相”,監管部門儘快查處“注膠蝦”,整頓蝦市場。一位天津網友説:目前自己急切想知道兩個答案:一是所注東西是否為有害物質?二是該向哪個部門進行投訴?該網友説:“打了十余個電話,詢問了國家食品檢測中心、水産品檢測中心、質量技術監督局、天津市及河西區工商局等等單位,均沒有得到確切答覆!”有網友直言:食品安全大於天,監管不能“打醬油”。
記者14日先後走訪了天津華苑居住區豐盈綜合市場、王頂堤居住區無名路市場、同安道菜市場等,發現這些市場皆有“注膠蝦”出售。一女攤販告訴記者:“這種蝦5年前就有了,批發來就是這樣的。”她稱“注膠蝦”無毒,對人體無害,“吃不死人的,否則國家早就不讓賣了”。
監管空白令人擔憂
記者在兩家農貿市場先後買了兩批“注膠蝦”樣品,試圖找相關檢測機構檢測注入蝦體內的“透明物質”為何物,但多家農産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都稱“無法檢測”,要有明確的檢測項目和目的,才能做檢測,否則沒有目標和標準,“不知從何下手”。
記者先後致電多個部門要求採訪,要麼被告知“不了解情況”,要麼稱“不歸自己管”。甚至,同一個單位的兩個部門之間,也多次互推責任。
專家認為,“注膠蝦”治理之困,暴露了當前我國食品監管的機制之困:多頭管理,職責分工不太明晰,導致出現監管盲區,應加大問責機制的建立,不作為應受到追究。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王碩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也不能僅僅依靠監管機制就能“包治百病”,要從經濟、技術、政策等層面綜合考慮和設計,從根本上破解食品安全難題。否則,即使一時消滅了“注膠蝦”,還會出現其他問題食品。
(據新華社天津2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