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社記者 武彩霞
自去年11月28日創業板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出臺以來,創業板指數大幅下跌,估值區間明顯下降,市場風險逐步釋放。但是近期創業板“炒風”苗頭又現。有業內專家指出,創業板退市風險仍不容小覷。投資者一方面需要防範部分業績差、凈資産低、誠信缺乏的風險股成為“陷阱”,另一方面要警惕那些發行人股東、高管等提前減持、套現和出逃的“壞孩子”。
記者調查發現,有四類表現不佳的創業板公司可能碰觸退市紅線,面臨生死考驗,並存在很大估值下降風險。
一是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根據已披露完畢的2011年業績預報,儘管創業板目前還沒有一家虧損企業,但是出現一批業績大幅下滑的公司,甚至個別公司贏利僅幾百萬元,距離虧損一步之遙。
二是凈資産墊底的公司。對上市公司而言,連續虧損可以通過財務手段改變,而凈資産滑向負數的趨勢卻不會改變。
三是部分超低價格股票。目前創業板公司股價低於10元的已有18隻。
四是存在造假、不守誠信、嚴重包裝上市等問題的公司。隨著退市制度的出臺,理性投資的新時代就要來臨,將根本改變“壞孩子”受追捧的慣例,一些差股票的估值還會進一步下跌,市場風險仍不容小覷。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面對創業板退市制度,投資者最擔心的就是自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認為,現在很多創業板上市公司在拼命地減持,最後可能變成一個沒有人控股的空公司,出現真退市時,沒有控股股東,不知道退誰的市。他建議在建立退市機制的同時,對控股股東和高管的減持應該要有一種邏輯的安排。有投資者建議,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更應該注重懲戒和補償制度的建立,不能讓“壞孩子”金蟬脫殼先逃了。
(據新華社深圳2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