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100位縣(市)委書記齊聚北京,與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商務部等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一起,共同總結2011年縣域經濟發展的經驗,探討“十二五”期間中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道路。江蘇張家港市市長姚林榮、新疆昌吉市委書記何永慧、浙江桐鄉市委書記盧躍東等出席了主題為“城鎮化,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分論壇,以下是訪談實錄:
陳偉鴻:何書記,剛才特別強調,關注進城之後這些農民享有的公共服務設施等等,對於您所在的區域來講,準確地説從牧民要變成我們市民,他們的生活方式、習慣、追求可能都有很大的不同,你覺得他們能夠適應城市的這種生活,適應你為他們打造的這些基礎設施嗎?
何永慧:主持人提的問題非常好,在我們新疆,特別是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確存在這樣問題,作為昌吉市也有部分,烏昌地區作為國務院重點推進的全國産業發展帶,新港未來輻射發展帶的經濟區,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全國支援新疆産業轉移,人居聚集確實存在問題,城市化率提高,市民的素質、待遇、共同服務提高了,但是我們也有近1/2的牧民,或者貧困的農民存在進城問題和生産力問題。
陳偉鴻:他們有沒有向您個人抱怨過這種不適應?
何永慧:過去有,隨著這幾年城鄉統籌力度加大和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增加,城鄉差距正在縮小,通過我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實施了定居富民工程和富民安居工程,解決我們弱勢群體問題,勞動力轉移和整個全體致富的問題。
陳偉鴻:提供一些居所,讓他能夠安定下來,改變原來遊牧的生活習慣。
何永慧:觀念改變,觀念的改變和創新,生活習慣的改變,主要生産水平、生活水平提升,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這是我們地方政府或者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點多面廣,基礎設施配套地區使用問題。
陳偉鴻:那麼多人要進城,那麼多人從流動變成定居,建安居房絕對不是一棟、兩棟的問題。
何永慧:從“十五”末到“十二五”,國家層面和自治區政府方面也在規劃,整個需要搬遷的遊牧民,按照五到十年合理安排、分佈實施、穩步推進,對於國家項目和國家財政資金的轉移和地方配套,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搬遷、富民工程,確實解決了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發展的發展。
陳偉鴻:對這些牧民來説,僅僅讓他們住下來,並不是問題得到全部解決,住下來還得活下去,靠什麼繼續未來生活,城裏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以前只要放好牛、羊,生活就過得有滋有味,現在不是這樣環境,這也不是未來生活環境。
何永慧:牧民定居以後,定得住,穩得下,富得起,解決了問題。定得住,對傳統生活生産方式顛覆,由遊牧生活到農區或者城區定下來,改變他的生産方式,他的生活來源是什麼?就是第三個問題,就是富得起的問題。這樣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合理妥善、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牧民從遙遠的山區搬到農區或者城區以後,他同時擁有兩份生産資料,第一生産資料,原有的山區草房,第二份生産資料,他到城區或者農區來了以後,配置他和當地農民、城市、市民同等的生産資料。第三,幫助培訓,集中教育,進行勞動力轉移,既有固定的以前放牧的和遊牧收入,同時又有一個新的打工收入,這樣合理解決了剛才提到的問題。
陳偉鴻:他們原來這些牛、羊怎麼辦?在我們新疆,特別是我們昌吉市創新了托牛所、托羊所方式。
陳偉鴻:什麼樣的人扮演托牛所所長角色?政府嗎?
何永慧:政府搭臺,經濟人唱戲,先富起來,制定固定資産,牛圈、羊圈、擠奶器、配送車,牛、羊、馬通過託管方式,徹底從遊牧民生活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新的生産領域,去打工賺錢,所以這種方式也解決了剛才講的情況,因為農區沒有可放牧的地方,所以呢這個托牛所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陳偉鴻:我們來給這個創新的方式鼓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