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蔡洪斌:擴大內需還須統一國內市場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7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十二五”規劃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主線,將“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作為未來五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近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斌在《經濟研究》編輯部、光華管理學院和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承辦的“十年回顧: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上分別就如何解決我國內部消費不足的問題和如何協調“三駕馬車”關係以及經濟發展理念在執行中出現的矛盾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蔡洪斌:企業在本土開拓市場可能難於出口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經濟結構調整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內需不足的問題。中國內部消費需求不足並不是總量不足,更多的是需求結構的問題,也就是需求和供給不匹配。中國市場的潛在需求巨大,比如2010年年底,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已攀升107億美元。預計在2012年將再次突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此外,海外購物、收藏品市場火熱以及流動性充裕等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內需空間。但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開拓和滿足能力卻十分的有限。

  為什麼一方面我國已成為最大的出口國,而同時又有巨大的潛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為什麼在國際市場的容量有限,很多出口行業面臨産能過剩的同時,大量國內企業挖掘本國市場的積極性卻不高?這是因為一些有生産能力的企業沒有開拓國內市場的動力,不願意為國內的消費市場生産。

  按照比較優勢理論,中國應大量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産品。但是調查發現,中國企業出口産品整體技術含量水平較高,即大量出口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産品。新-新貿易理論認為,在同一産業內,因出口企業要承擔相應的固定成本,在海外市場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因此,出口企業通常生産率水平較高,而且生産份額較大部分供應本國市場。中國製造業部門數據分析顯示,行業內出口企業的生産率水平與非出口企業相比更低,且超過一半的出口企業將其大部分産品出口到國外市場。

  為什麼國際貿易理論在其他國家都適用,唯獨在中國卻行不通?因為該理論的假設前提是外貿比內貿難做。但中國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因為中國國內市場環境不夠健全、完善,國內統一市場尚未完全形成,企業在本土開拓市場可能難於出口。

  對於出口外貿企業來説,接到訂單後,只需專心生産,完成訂單後裝船運貨而無須關心後續事情。內貿企業不僅要顧及生産,更要在營銷、打開國內市場上付出巨大的成本和努力。不完善的商業環境導致國內市場交易成本過高。地方保護主義提高了市場準入門檻,市場分割加大區域間貿易成本,企業營銷渠道受限制、營銷成本過高等使得國內一體化的市場無法建立起來。

  “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是中國未來經濟政策的重要導向。內需擴張長效機制的建立既要激發釋放居民消費意願,更需要充分調動本土企業開通本國市場的積極性,要使內貿比外貿容易做。因此,“十二五”期間的改革重點,在於深化體制改革以改善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推動市場化改革以構建國內統一的産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降低地區貿易的成本推動市場一體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