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全球金融市場近期持續大幅動蕩,新興經濟體資金流出跡象日益明顯。在全球經濟前景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的當下,新興市場國家對資金大進大出帶來的潛在經濟動蕩風險,應保持足夠警惕。
專業基金監測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1日,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連續8周被監測到資金凈贖回,資金吸引力良好的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也出現資金凈贖回,結束此前連續25周的資金凈流入週期。
資金流出新興經濟體的跡象,還表現在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在經過持續升值後,在上周突然出現較大幅度回調。其中,韓國韓元、印度盧比和印尼盾對美元匯率分別累計下跌4.7%、4.2%和1.4%,
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智利比索和南非蘭特對美元匯率分別下跌4.6%、5.3%、7.1%和7.6%。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上週末收于78.30,本月累計升幅達5.4%。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在上周累計下跌0.6%,下跌幅度小于上述新興經濟體,且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3%。這主要歸因于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良好,人民幣國際化加速帶動升值預期及中國在資本項目開放上宏觀審慎。
對於大多數新興經濟體來説,資金流出及隨之而來的貨幣貶值,值得高度警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20日在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後強調,新興經濟體需警惕外資流向巨幅波動,建議新興經濟體在財政刺激空間仍有餘的情況下,更多依靠內需刺激經濟增長。
與2008年出現的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的情況不同,此次全球經濟困境主要源於發達經濟體債務沉疴、經濟復蘇艱難和就業疲軟,各國可運用的政策空間明顯減少。對新興經濟體來説,儘管新一輪金融動蕩成因不同,但其面臨資金外逃、貨幣貶值、金融市場動蕩及實體經濟受損的威脅是一樣的。
雖然從發達經濟體短期信用市場利率等流動性指標看,目前金融市場動蕩嚴重程度仍遠未達到2008年的程度,但對新興經濟體而言,“防患于未然”,仍是各國政府短期內需面對的議題。因為資金大幅度流出給當地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危害要甚于資金大幅流入。2008年,外資大逃離曾導致烏克蘭和羅馬尼亞等國向IMF尋求緊急貸款,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銀行不得不進行銀行重組。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多個新興經濟體之間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以穩定本幣匯率和本國金融市場。
對此輪資金外流和貨幣貶值,巴西、智利、韓國和印尼等國家已在採取措施,對匯市實施或宣佈將實施干預操作,以避免本幣匯率和資金流向大幅波動。這意味著上述新興經濟體已開始對本幣匯率採取反向操作,即從去年年底以來的抬高外資流入成本與抑制本幣升值,轉向抬升外資流出成本與避免本幣大幅貶值。
值得慶倖的是,目前新興經濟體基本面情況良好,國內經濟增長對外需依賴程度較國際金融危機前有所減弱,外幣債券發行規模有所減少。多數國家擁有鉅額經常項目盈餘與較大規模外匯儲備,在外資流向監控、金融交易稅(IOF)等價格手段和資本管制等行政性手段運用上積累一定經驗,所有這些將有助於新興經濟體減少可能發生的新一輪金融危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