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今日觀察]又見加息 劍指通脹(2011.04.06)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6日 22: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今日觀察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解説:央行年內二度加息,能否有效抑制通脹?市場消化空間有多大?《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陳偉鴻):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又見加息,又是一個0.25%,央行宣佈從今天開始,金融機構人民幣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再次上調。從去年的10月到現在,人民幣的存貸款的基準利率已經累計四次上漲,而且整整上漲了一個百分點。今年的第一次加息是在春節的長假之後,那麼這一次是在清明的小長假結束之後。央行為什麼要選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來宣佈加息呢?加息的目的又是何在?效果又將如何?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將就此來展開評論。

    我們現場的兩位評論員是我們的評論員何帆先生,以及中國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先生。

    好的,節目一開始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來自央行的最新的消息。

    解説:又加息了,這條新聞今天佔據了眾多媒體的頭條位置。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今天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達到3.25%,一年期貸款利率達到6.31%,這是央行去年以來第四次宣佈加息,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次加息。

    加息帶來了房貸利率的提升,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購房者的還貸壓力。以20年期100萬元等額本息還款的商業貸款為例,此次加息以後,每月還款額將增加119元,但是與三個月到五年的各檔次定期存款利率全部提高0.25個百分點相比,三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利率是提高了0.2個百分點,這表明央行已考慮到了房貸消費者的長期貸款壓力,相對減少了多出來的負擔。

    此外,專家指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央行頻頻加息也有基於收緊流動性的考慮。經濟學家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周其仁這樣評價加息與流動性的關係。“從理論上講,加息好比給貨幣老虎多喂一塊肉,讓它乖乖趴在籠子裏別出來亂晃悠。在邏輯上講,只要加息足夠,再兇的貨幣老虎也會趴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加息意味著對物價趨勢仍為擔憂,全年剛過一個季度,調控不會放鬆。目前依然是負利率,並不排除加息仍有可能。”

    近半年時間,央行已連續實施四次加息舉措,分析人士認為,持續加息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利於緩解居民儲戶負利率局面,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抬升了企業和房貸消費者的融資成本。

    主持人:今天大家看到的加息的消息,是今年以來第二次的加息,上一次是在2月9號,春節之後可能大家都還記得。那麼這一次選擇的是在清明節這個小長假結束之後,那麼選擇這個加息的時間點是不是有過一些特殊的考慮?我們來聽聽評論員怎麼説。

    何帆(財經頻道評論員):因為現在通貨膨脹的壓力還非常嚴峻,所以央行當然要搶先一步要佔得這個先機。馬上就要公佈3月份的這個CPI的數據。

    主持人:對。

    何帆:市場上普遍認為3月份CPI的數據可能會比較高,甚至有可能會比去年10月份5.1%還要更高,因為我們現在遇到的這個情況是短期因素和長期因素交織在一起,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因素交織在一起。短期的因素比如説我們在今年年初時候遇到這個大旱。

    主持人:對。

    何帆:這可能對農業的生産會有一定的影響。長期因素,比如説我們現在這個農民工的這個工資上漲的速度非常的快,那麼也有人認為,這個可能意味著勞動力的供求已經出現了一個拐點,也就我們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可能就一去不復返了。那麼國際的因素,本來這個能源的價格,包括一些原材料的價格都在上漲,國際農産品的價格也在上漲。

    主持人:對。

    何帆:那麼最近形勢又更加不安定,我們看看這些國際的形勢,地震的地震,打仗的打仗,那麼這些油價,包括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又開始漲了,所以在這種嚴峻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之下,央行現在選擇再一次的加息就是再一次明確的這個給市場宣誓一個信號。

    主持人:其實很多人似乎對這一次的加息表現得比較淡定,因為就像剛才你所描述的這一切,國內外的各種因素,讓大家對這一次的加息好像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我們再來看這次加息的幅度是0.25%,很多人也記得上一次的這個上漲的幅度其實也是0.25%,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數字,我想問問曹先生在這個相同的數字的背後,我們可以讀到一些什麼樣不同的內容嗎?

    曹遠征(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如果你仔細觀察這次加息,它在空間上是對稱的,在時間上是不對稱的。

    主持人:怎麼講呢?

    曹遠征:比如説一年期的存貸款利率都是0.25%,但是三年以後的貸款它已經是0.20%了,長期貸款的利差在收窄,它一方面意味著説長期投資的話,它的資金成本上升速度並沒有貸款上升速度那麼快,就是沒有存款上升速度那麼快,那麼它是經濟增長的一種安排或者一種考慮。這種不對稱恰恰提升了這個加息的這種藝術性,那麼這是有很大的不同。

    主持人:其實現在大多數人也不能夠再容忍這個利差越來越大的這樣的一個發展趨勢,對於這一次的加息很多學者和專家也發表了他們各自的一些看法,馬上我們來關注一下他們的觀點。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在一季度我們看到所謂“三率齊發”,利率、匯率、準備金率,都在同時在推動來抑制通脹。再加上整個總需求開始在回落,緊縮的這些政策效果逐步在顯現,所以整個上半年可能面臨的通脹壓力相對較大,特別是一季度,那麼現在全年來看,通脹壓力最大的時期應該逐步在過去了。

    許小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央行)政策目標非常明顯,就是要抑制現在不斷上升的通脹勢頭,但是按照目前的加息幅度和節奏來看,這樣的加息是遠遠不夠的,不足以扭轉市場上關於通脹的預期,我認為央行應該加快加息的步伐,加大加息的幅度,起碼要讓真實利率,也就是名義利率減掉通脹率要變成正的,也就是加息起碼要加到和CPI基本相當的程度。

    左小蕾(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通貨膨脹的治理它要一個綜合治理的組合政策。第一,貨幣政策管理流動性,這是最基本的;第二,我們有“國十條”管理,要保證生産,保證供給;第三,可能有市場分割的問題,有各種各樣中間運輸的問題都會把流通領域的價格給做上去,所以要管流通領域的管理;第四,要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管理市場;第五,把低收入群體的補貼要跟通脹挂鉤。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現在大家普遍判斷,3月份CPI會超過5%,如果説3、4月份(CPI)持續在5%以上的話,央行在5月份再次進行加息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在剛才這幾位專家的觀點當中,其實有一個聲音特別的明確,就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次加息的政策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來抑制通脹,來管理流動性。那麼我們想問問兩位評論員,在你們的眼中連續幾次的加息,連續幾次的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它的效果到底如何?

    曹遠征:大概從去年10月份開始,已經上調了九次準備金率,這次是第四次加息了,那麼從一系列的政策安排來看,我認為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第二,這次有效性還有一個重大的變化,就這次它不依賴一個行政的調控,比如説沒有規模,它更多的是依賴價格手段,用各種率,包括準備金率,包括利率來調整,但是它卻是控制了社會的融資規模。因為在年初的時候央行公佈所謂社會融資規模時候,市場還有一個擔心,説用規模那是不是它有各種各樣的規模控制,各種各樣的額度,而是社會融資規模不僅有貸款額度,是不是股票上市的額度,債券發行的額度,但最後發現,用利率就可以把這個全部控制好。那麼它反映出中國經濟對利率的敏感性在提高,那麼同時也反映出宏觀調控的這個是藝術性和靈活性在增強。

    主持人:讓你們二位來判斷一下,這次加息,它會帶來什麼樣的一個市場表現,會有什麼樣的一個效果?

    曹遠征:我覺得大家都知道是,加息是控制通貨膨脹預期的。

    主持人:對。

    曹遠征:通貨膨脹預期一個最簡捷的表現就是利率是負的,尤其是預期利率是負的,所以我一定是要做各種的加息……

    主持人:要各種加息啊。

    曹遠征:來去對付這個負利率,那麼加息就是要控制這個預期,那麼就把利率要變正。那麼如果從利益上來講,任何一個加息的步驟都是利率變正的步驟,那麼它對控制通貨膨脹預期是有效果的,所以我們相信這次加息也會是有效果的。

    主持人:這聽起來我們似乎還會依然在這個加息的通道當中啊,就這次的加息而言,何博士你的判斷是什麼?

    何帆:你要想讓貨幣政策能夠起到作用,你得給它一段時間。

    主持人:是。

    何帆:就像你吃藥,你總得等到這個藥勁上來了然後才能有作用。

    主持人:不能心急啊。

    何帆:對,因為已經連續加息加了幾次了。

    主持人:對。

    何帆:所以我們預計在以後,這個加息政策它的效果會越來越明顯,當然了你加息之後,就相當於把利率的水位線給提高了,那對不同的人影響是不一樣的。

    主持人:説到這個影響,我覺得很多人説,其實如果長期一直用加息的這個辦法的話,這個“雙刃劍”的這個效果是需要來名辨一下的,如何來衡量這個各方的這個利益。

    加息是良方 也要謹慎副作用

    何帆:對,因為不同的這個經濟主體對加息的反映是不一樣的,如果你這個利率的水位線提高了,個子高的可能你不覺得什麼,因為才剛到你的小腿肚,但如果個子比較矮的就有點著急了,因為已經到達胸口了。

    主持人:是。

    何帆:所以隨著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加息的步伐在推進,所以民間的貸款利率也在飆升,那麼有一些中小企業,因為他怎麼著他都要去借錢,所以你現在如果你貸款的利率提高的話,就意味著他的運營成本,資金的成本在增加。那麼另外的話,還有就是我們現在總體來看中國經濟是處在一個上升的通道,可是經濟形勢的變化有時候很像天氣,説冷就冷,説熱就熱。那麼市場上也有一種觀點,就是擔心會不會中國經濟突然又會出現有一些乍暖還寒的一個跡象。

    你比如説我們現在看到最新公佈的這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的指數,按往年的經驗來看,應該在3月份的時候,它應該按照季節的因素,有一個比較強勁的反彈,但今年這個反彈呢,不是非常留情,另外你看這些企業,它訂單增加也不是非常的樂觀,那麼還有現在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就是無論從原材料還是從産成品,庫存的水平都在提高,那麼一旦什麼時候這個企業進入了一個庫存調整,所以現在要消化這些庫存,那麼這去庫存化就意味著經濟的活動可能就會大幅度降溫了,所以也有人説是不是這個時候應該要控制一下這個加息的節奏。

    那我們現在看到,比如説我從商業銀行了解到的情況,儘管今年全年來説,這個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從緊的,對銀行的這個貸款現在控制的還是比較嚴重。但是實際上對於比如説農業,還有中小企業,那麼這個給這個商業銀行的一些貸款的規模,其實是有所放鬆的,這也反映出來就是我們現在在宏觀調控的時候,更加注重採用各種各樣的多種方式,所謂“組合拳”嘛,那麼用“組合拳”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點調控,就是能夠更精準的能夠調控我們的宏觀經濟。

    主持人:其實你剛才提到的這個對一些實體經濟産生的負面效應,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們在加息過程當中可能會付出的代價,如果這算是一代價的話,還會有什麼樣的代價,我們即將會遇到可能會遇到嗎?

    曹遠征:是這樣,剛才何教授説的確實有這種擔心,因為我們知道調控是在控制通貨膨脹的過程中間,經濟是回落的。

    主持人:對。

    曹遠征:我們希望它緩慢回落,這是符合我們預期的。但是,就是有天象,它突然有一個下滑怎麼辦?這就是我們經常討論的事,“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所謂擔心的就擔心“硬著陸”,這樣就要求宏觀調控政策更具有針對性,更具有靈活性,那麼換言之也還更需要藝術性,那可能要“十八般武藝”同時配合一塊來使用,那麼才是有精準的這個説,精確制導導彈,那才能調控到位,這就是他説的點調控。

    主持人:是,今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説了這樣的八個字,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他説“靴子落地,心還懸著”,其實真的大家可能都在預判,這樣的一個加息措施帶來的正面和負面的效應,未來如何去平衡?我們現在不妨也來看一看,網友對於今天他們聽到的這個加息的消息,他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首先我們看到的這位網友叫“開化飛躍”,他説“各行各業在成本上升的壓力推動下,對漲價是蠢蠢欲動,我感覺物價又漲了,不加息難以控制住當前的物價趨勢,不加息難以抑制由於長時間負利率政策引發的瘋狂的投機行為,我認為此時應當加息,加息是一把‘雙刃劍’,此次加息利遠大於弊。”

    我們再來看一位網友的觀點“愛飛無限”,他提到“加息可以緩解一下通貨膨脹的壓力,也增加了房貸的成本,有利於控制CPI和房價的漲幅,但是調控不能一直依賴於加息,還要開放更多的投資渠道,保持市場的流動性,合理疏導熱錢。”

    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關心加息到底會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一段時間以來大家看到的是連續的加息,連續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那麼未來面對國內外不同的經濟環境,經濟的走向,我們將會採用什麼樣的一些辦法來控制通貨膨脹,來控制流動性呢?稍候的節目繼續我們的評論。

    解説:中國經濟面臨哪些壓力?如何才能拴住貨幣“老虎”,有效的應對辦法在哪?《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到現場,繼續在今天的《今日觀察》當中和我們共同來關注加息。任何一個貨幣政策的出臺一定是和經濟形勢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那麼最近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國內或者是國際,我們究竟面臨著怎樣的一些複雜的經濟環境呢?讓我們在下面這個短片當中一塊來梳理一下。

    解説:俄羅斯中央銀行自今年2月28號起,將再融資貸款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原來的7.75%提高到8%,這是俄羅斯央行自2009年4月以來首次提高再融資利率。

    巴西央行3月2號宣佈,上調基準利率50個基點,利率達到11.75%,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一個,這是巴西三個月內的第二次加息。

    3月17號印度央行宣佈,將存貸款利率各提高25個基點,這已經是印度央行自去年3月以來第八次加息。

    今年年初以來,英國CPI同比增幅一直高於英格蘭銀行2%的通脹目標,歐洲央行總裁特裏謝用“嚴重警惕”形容貨幣當局對通脹的憂慮。

    本週四歐洲央行將召開政策會議,市場分析認為,將有望啟動歐洲央行自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升息週期。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5號説,美國經濟復蘇勢頭鞏固,長期通脹預期穩定,但是在食品和能源價格走高的情況下,美聯儲將對通貨膨脹水平和通貨膨脹預期密切關注。

    再把目光轉向國內,日前,央行調查統計司對全國銀行家進行的一季度問卷調查顯示,66.1%預期未來貨幣環境會進一步趨緊,這一指數較上季大幅提高15.8個百分點。

    主持人:在剛才的這個短片當中,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新興的經濟體國家,他們是在紛紛加息,相對而言的一些發達國家好像動作還沒有這麼明顯,我們要請曹先生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現在的這個國際經濟形勢到底有多麼的嚴峻在您的眼中?

    曹遠征:其實你仔細觀察一下,今年的世界經濟形勢跟前兩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説2009年世界經濟在衰退之中,大家都在應對衰退。那麼去年已經有部分國家開始復蘇了,這就是看到了新興市場國家或者發展中國家,但是在去年發達國家還是在一個儘管復蘇了,但是是一個無就業增長的復蘇,那麼今年的情況發生重大的變化,那麼發達國家開始成為有就業增長的,按我們稱之為實質性復蘇,特別是像美國,在過去幾個月中間失業率下降得很快,那麼就業在增長。如果是這樣一種情況下全球面臨另外一個形勢,我們注意到在去年的復蘇進程中間,誰先復蘇誰的通貨膨脹壓力就先起來,比如説在這個新興市場國家,從去年7月份以後,幾乎全球一致性的或者是發展中國家一致性的物價上漲的趨勢,那麼就迫使他們開始採取了這個加息等等這種措施。

    主持人:對。

    曹遠征:那麼現在如果是歐美也開始進入這種復蘇的趨勢,那麼是不是這種問題也會出現,其實現在人們在關注著歐盟的通貨膨脹率是否已經超過警戒指標了,那麼歐盟也在討論是不是要加息?

    主持人:對。

    曹遠征:那麼換言之,可能全球都進入一個通貨膨脹的一個年代,那麼控制通貨膨脹可能就變成全球應對的很重要的“敵人”,特別是在短期內我們看到,剛才何帆教授也介紹了,農産品的問題,像中東、北非這種戰火,那麼對油價,對大宗原材料這種影響依然是存在的,物價短期內可能會有更快的上漲趨勢,那麼控制通貨膨脹任務就變成各國首要任務,呼之欲出。

    主持人:就像你剛才提到的這個歐洲央行一樣,大家都知道歐洲央行的這個特裏謝先生已經連續很多次用“嚴重警惕”這樣的字眼,來表達貨幣當局對於通脹的一種憂慮,可能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這些年當中,歐洲銀行可能是用了大概有九次這樣的詞語來描述他們對於通脹的這種感觸,其實中國身處在世界當中,除了我們面對的外部的環境和壓力之外,本身的發展而言,我們還會多面臨的一些什麼?我們如何來面對所有的這一切?

    何帆:那我也注意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我們選擇是在4月6號的時候,這個央行加息的。

    主持人:對。

    何帆:到4月7號就明天的時候,4月7號的時候,這個歐元區要討論是不是要加息,那麼現在這個市場上有很多佔大多數的觀點認為,因為它現在這個CPI已經超過了2%的警戒線了。

    主持人:是。

    何帆:所以估計加息的可能性比較大,那這個是不是也是我們央行選擇加息的一個考慮,我不知道,但至少能夠反映出來我們始終在密切的關注全球經濟的變化。

    主持人:對。

    何帆:我想從以後來看,一個我們要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以前定的政策的基調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但是同時我們還要密切關注這個世界的天氣預報,看全球經濟的冷暖變化,然後適當進行一個微調。那麼現在從國際的情況來看有好消息,有壞消息,好消息是過去的時候,比如我們加息遇到有一些反對的意見,那麼有一種反對的意見就是説,因為你現在如果加息的話,歐洲也好,美國也好,他們的利率都很低,美國基本上都是零利率,那麼你這時候你加息,他們的利率又比較低,這樣的話就利差就會越來越擴大,就會有更多的“熱錢”流入,因為你政策的方向不一樣,有的往前跑,有的往後跑就撞車了,但如果現在包括歐洲,包括美國,可能到今年年底或者到明年年初的時候,如果他也加息的話,那就意味著我們現在的方向就順了,就這時候我們進一步的加息,其實遇到的外部的制約的因素就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有所緩解。

    主持人:那真的是全球同冷暖了。

    何帆:對,但是這個壞消息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你看過去世界經濟的變化,往往新興市場發生這個金融動蕩的時候,都是出在發達國家,當它從降息的這個週期突然轉變成加息的週期,或者是在加息週期的時候突然開始加速這個加息,因為你這個資金的流動如果發達國家加息的話,資金的流動很可能從新興市場流回到發達國家了,那對新興市場來説,它面臨的就是這個“熱錢”在過去的時候大舉流入,然後突然就開始大舉流出,當“熱錢”大舉流出的時候,就是新興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時候了。所以我想我們對於這種潛在的風險也不能夠掉以輕心,所以還是要走,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但是同時這個步調要控制得更好一點。

    主持人:是,面對全球的經濟發展現狀,未來我們將如何來調整自己的步調?還會有下一步的加息?這個加息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廣告之後歡迎大家回到現場繼續我們的評論。

    主持人:歡迎回來,繼續在今天的《今日觀察》節目當中跟我們共同來關注加息。如果説這次的加息不是一個終點的話,那麼我們要請兩位來預測一下,下一個0.25%,我們的下一次的加息動作大概會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上會出現?

    何帆:剛剛有一個網友説,説這個“靴子落地”,那其實最後一隻“靴子”還沒有落地,我們現在沒有聽到這個比賽結束的哨子已經吹響了,最多只能説現在進入加息的下半場,而且現在還有一個不確定因素,就是到底這個會不會有加時賽,我們現在不知道,就是你必須還要再看這個通貨膨脹它變化的趨勢,我想如果沒有看到這個通貨膨脹明顯的有下降的趨勢,央行是不會輕易放鬆這個貨幣政策的,所以我估計在今年上半年至少還會再有一次加息。

    主持人:曹先生您的看法是什麼?

    曹遠征:我基本上同意何先生的看法,我們説貨幣政策加息的目的是控制通貨膨脹預期,那麼也就利率變正,那麼我們現在還是負利率,因此還預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