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煤電圍城如何破解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煤炭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西南地區旱情加劇,南方五省(自治區)電力全面告急。”南方電網公司8月31日再發通報,全網電力缺口近15%,而南方五省(自治區)5年來最嚴重的缺電情況還在不斷加劇。面對史無前例的“電荒”,各路專家關於煤電一體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記者想從電力企業那裏尋找答案。

  電力企業眼中的虧損

  “我們其實期盼‘電荒’。作為央企,這樣的説法可能顯得有些不負責任,但不能否認,‘電荒’讓電力企業連年虧損的情況被關注和重視起來了。”華電集團財務管理部副主任褚玉説。據了解,2010年底,華電集團發電裝機8817萬千瓦,其中煤電6625萬千瓦,佔75.1%。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報告中提到,今年前7個月,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上半年華電集團火電的虧損額達到了28.7億元,同比增虧17億元,整個8月的虧損額目前來看是4.6億元。”褚玉説。

  據了解,華能集團虧損額較大的火電廠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南、天津、福建和山西,盈利的主要在新疆、寧夏、浙江和廣東。即使地處山西這樣的産煤大省,電廠依然擺脫不了虧損的命運。“雖然現在發電的邊際成本是負0.1元,但不發電仍比發電多損失近40%。”褚玉説。

  對於電煤合同,煤炭企業也有苦衷。“煤炭企業不給當地電廠供煤的説法是不對的,電力企業遲遲不簽合同,也不付款,煤炭企業沒有義務也沒有資金給電廠供煤。”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電煤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煤炭企業與電力企業各有各的道理,可誰都説不清究竟為什麼鬧得這麼僵。很多研究認為,煤電矛盾是煤炭與電力的價格衝突,通過加強生産調度和價格調節是可以解決的。多年來,有關方面也沿著這個思路進行了很多探索,包括煤電一體化、煤電聯動、限制電煤價格、實施煤炭儲備等。但採取這些措施之後,煤電矛盾反而反復出現且愈演愈烈,這説明以行政干預為主的辦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表面上看,煤電矛盾是價格矛盾,但本質上是煤炭、運力、電力市場發育不完善、競爭不充分、管制不當的結果。

  據發電企業的一名銷售人員講,重點合同煤大多要找“代理人”才能買得到,像山西等地平均每噸煤大概要交50元的“代理費”,此外發煤時還要報計劃、交計劃費,把煤運到站臺要交平裝費,站臺上裝車要給站臺費……層層盤剝下來,合同煤幾乎和市場煤同價了。這種暗箱操作存在了多年,根基卻始終無法動搖,關鍵原因是改革不到位。

  煤電一體化軟肋

  在煤電行業改革的節奏不足以緩解電煤供應緊張狀況的情況下,煤電一體化被視為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而被不斷嘗試。但在電力企業看來,煤電一體化實屬無奈之選。“作為一個專業化的電力集團,涉足煤炭這個陌生的領域,從安全生産到管理、銷售各個環節,我們都面臨著挑戰。當然也要樂觀地看到,我們煤炭業務的利潤確實還可以。”華電集團煤炭産業部副主任蘭毅説。

  由於自有煤礦大多不在電廠附近,考慮到運費的問題,發電企業自産的煤炭很少用於本企業發電,多數以市場價格出售。華電國際董事會秘書周連青介紹説:“我們用於發電的煤95%以上都是外購的,短時間內只能用煤炭、工程、金融板塊的利潤來補火電的虧損。”

  不容忽視的是,煤電一體化過程存在著很大的金融風險。“如果一個煤礦的資産額為47億元,我們收購51%的股份就要出24億元,資源是不能用來抵押貸款的,這就存在金融風險。此外,還存在政策風險,現在國家鼓勵電力企業辦煤礦,但沒有任何相關文件出臺作為支持,此外還存在國家核準的問題。很多情況是我們辛辛苦苦找煤,努力與地方協調,也投入了大量資金,到最後國家不予以核準。”據華電國際相關負責人介紹,華電國際僅2009年下半年就投入資金20多億元用於收購地方煤礦,其當年的平均資産收益率為負20.89%。

  另外,“煤電一體化是發電企業産業鏈的縱向延伸,若沒有路、港、煤化工等綜合配套項目的發展,即使佔有再多煤炭資源,對於緩解經營壓力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神華的電廠之所以能盈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有自己的鐵路和港口,即使將內蒙古的煤運到廣東發電,也照樣賺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研究室主任沙亦強直指煤電一體化軟肋。

  政策失靈,市場先行

  如今,切實降低火力發電成本,挽救虧損電廠,填補電力缺口,成為擺在發電企業面前的首要任務。改革步伐艱難,企業只有自救了。

  降低發電成本必須首先優化火電。“機組改造方面已經沒有可以操作的空間了,再降能耗就要發生安全生産事故了。”褚玉説,通過改造設備,增加褐煤比例,華電黑龍江公司2010年節約煤炭成本3億元,如果不節約的話,該公司的虧損額可能會達到10億元。如今電廠能做的,“一是優化區域佈局,不賺錢的電廠就不再發電了,像山西這些火電虧損比較嚴重的地區,我們考慮適當撤出一些電廠;二是發展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和高效低碳發電技術”。

  在《華電集團“十二五”規劃》中,記者看到,在發展煤炭板塊方面,除每年實現蒙西(內蒙古西部)基地1500萬噸煤炭年産能、山西1600萬噸年産能、陜西2000萬噸年産能外,華電集團還要做到以煤炭基地和西部煤炭集散中心為起點,以東南部燃煤電廠為目的地,以東部沿海沿江港口及配套的儲運中心為主要節點,以參控股鐵路、航運為紐帶,科學配置産供運銷等環節的物流資源。

  此外,華電集團還將重點建設曹妃甸、可門、句容等煤炭碼頭及具有區域輻射功能的煤炭儲運(配)中心,在東部沿海沿江港口形成總規模超過7000萬噸的煤炭年吞吐能力。在山西、蒙西、陜西等主要煤炭外銷基地,分別建設年物流能力1500萬噸以上的煤炭集散中心。其中,蒙西煤炭經東去鐵路至曹妃甸下水,經沿海沿江煤炭儲運中心分配至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電廠;山西煤炭經東去南下鐵路,部分到達冀魯電廠或在山東東部港口下水,部分到達河南、湖南、湖北等華中地區電廠;陜西煤炭經東去南下鐵路到達東部電廠和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的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