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早晨八點半,地鐵西直門站,是一天中的人流最高峰期。從站廳到13號線站臺的上行自動扶梯前,擠滿了來自2號線、4號線和入站口的三股人流。在早高峰時段,各地鐵站幾乎每一級扶梯上都站滿了人。從側面望去,是一排抓扶梯的密密麻麻的手。
這部電梯高約7米,寬約1米。根據觀察粗略計算,這個時段,這部電梯每分鐘有大約90人乘坐。根據4月發佈的統計數字,北京地鐵日客流逼近700萬人次。實際上,作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重要措施之一,北京地鐵建設高歌猛進,交通管理當局也一直採取種種措施提高地鐵所佔的出行比例。
按照7月6日的官方通報,“7月5日上午9時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扶梯突發故障。扶梯在上行過程中突然停止並快速逆向下行,導致1名乘客死亡,30名乘客受傷,其中2人傷勢較重。”
而北京地鐵事故發生後,緊接著7月10日晚,深圳地鐵4號線清湖站電梯又發生傷人事故。
一時間,在電梯生産量、保有量、安裝量均為世界第一的中國,電梯安全成了眾人關注焦點。據記者調查發現,中國電梯行業在設計製造、安裝、維護保養等環節中,均存在種種安全隱患,令人疑懼。
在設計製造環節,中國雖是電梯製造大國,但不是強國,生産企業看重眼前利益,拼市場而不是拼品質;相關標準照搬國外;而在出廠之後的安裝、檢驗、維保諸環節更是百病叢生:監管缺失,企業惡性競爭,檢驗形同虛設,甚至監管者與不良企業形成了腐敗共生的格局。
禍因重現
對於北京7月5日的“電梯奪命”事件,現階段官方的説法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固定零件損壞,驅動主軸發生遷移,造成驅動鏈條脫落,扶梯下滑。同時,附加制動器未啟動。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張巨明表示,地鐵4號線事故電梯的生産商奧的斯(Otis)此型號電梯存在設計製造缺陷,同時,也存在電梯維護保養問題。
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委託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鑒定。該中心主任李守林向記者表示,事故原因調查報告將遞交事故調查組,以統一的新聞稿形式對媒體發佈。“我們不能違反紀律對外發佈,也沒有權力發佈,我們只對事故調查組發佈。”他説。
回溯以往同類型的電梯事故,可以發現相同的事故原因遠不是初現,而是“故事”重現。
2010年12月24日,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的1台自動扶梯突然逆轉,致使多名乘客受傷。在今年3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驗總局(下稱質檢總局)印發的一份名為《關於加強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安全監察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寫道:“深圳‘12.24’扶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驅動主機的固定支座螺栓松脫和斷裂,使主機支座移位,造成驅動鏈條脫離鏈輪;另外自動扶梯附加制動器未能有效動作,上行的自動扶梯在乘客重力作用下逆行導致多名乘客受傷。”
對比之下,兩起地鐵扶梯事故原因完全一致,相隔不足7個月,就禍因重現,奪人性命。而且,電梯都是奧的斯生産的513MPE型自動扶梯。
這兩起地鐵自動扶梯事故的處理方式都如出一轍,“排查和整改”。而事實證明,深圳“12.24”電梯事故發生後的排查與整改,並沒有讓幾個月後的北京地鐵4號線自動扶梯1死30傷事故得以避免。
頻發的電梯事故,讓業界反思原因所在。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萬健如表示,中國的電梯“發展太快,電梯生産的增長速度連續多年超過20%,去年更是超過30%,今年上半年甚至超過了39%。現在,生産廠家有400多家,約佔世界生産廠家的一半。”萬説,“發展太快,各個環節跟不上去。現在,最薄弱的是維保,安裝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人員素質堪憂。”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饒美婉在2008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地鐵設計中的公共交通型重載自動扶梯》的論文,在該文中,她提出,為了應對地鐵扶梯常年每天20小時連續工作和承受客流高峰的需求,公交重載扶梯必須具有在每3小時間隔內,持續重載(1米寬的梯級負載120公斤)1小時以上的能力,電機的功率配置滿足這一需求,動力配置應有足夠的裕度。這一要求,是國家標準《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的製造與安裝安全規範》中規定的2倍,國家標準規定是在每3小時間隔內,持續重載不少於半小時以上。
是否中國的電梯標準就低於國際標準?作為國家電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萬健如解釋説,中國的電梯標準“基本採用歐洲的標準,處於同一檔次。”但中國的地鐵運行環境特殊,“人太多,扶梯長期超載運行。”歐洲的標準中,沒有考慮到這些情況。他認為解決電梯安全問題,應該通過“縮短維保時間,增加電梯數量,讓電梯休息”和增加電梯的電機功率來解決問題。
一家做維保起家,後轉向電梯製造的企業的董事長認為,中國對於歐洲的標準沒有吃透、製造業整體水平低下、雖有標準但執行不嚴等方面,使得中國的電梯“到處都是雷”。
可怕的潛規則
“雷”不僅僅存在於製造標準上,更多的雷還在製造和維保等一系列實際環節上。
為確保電梯的安全性,中國相關規定不可謂不多。首先,電梯的生産企業要取得《電梯生産許可證》;在産品正式投産前,要進行型式試驗,確保符合各類規範;其次,電梯由生産者檢驗出廠,進行安裝,之後,有安裝驗收;投入使用後,還有每年一次的檢驗和定期的維保。
但是實際操作中,卻另有一套潛規則。
業內人士透露,中國電梯生産企業過多,在生産銷售環節,採購方都以最低價進行産品招標,所以很容易形成惡性競爭的局面。很多電梯生産的小企業,採取超低價競標的方式,導致大企業也跟著降價,而降低成本的方式,就是使用更便宜的配件。比如,“把鋼板的厚度從2厘米減到1.5厘米”,採用成本更低的材質,生産“中國版的電梯”。“現在,鐵道部的(電梯採購)標是最大的標,也採用了最低價中標。各廠家都拼命降低成本,都是在零部件上做手腳。”一位電梯業的業內人士説。
隱患從生産環節就已經埋下,但是在安裝、改造、維修環節,則更為嚴重,因為發展太快,發證過濫,進入門檻低,使得維保企業在低價競爭的環境下,利潤極薄。在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下,很多定期維保形同虛設。
北京電梯商會會長繆步升認為,國家質檢總局對生産企業,北京質監局對維保企業都存在“發證太多”的問題,導致了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市場,大打價格戰,進行惡性競爭。
一個例證就是,在北京,與電梯相關的協會山頭林立,至少有4家。北京電梯商會只是其中一家,其成員有300多家,主要是維保企業。
在維保企業中,電梯生産廠商設立的維保企業規模最大,能達到“8000~1000台(電梯)”。電梯維保企業北京中豪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安學江説,“但生産企業的維保公司服務差,週六、日要休息,晚上6點之後,就找不到人了。”而且隨著人工成本上升,定期維保變成了“走形式,上去(電梯)一坐,沒問題就走了。單子填了,活兒(維保)沒幹”。
而大多數維保企業規模很小。“維保企業太多,平均不到400台(電梯)”,繆步升説。這些規模小的企業,一方面受到生産廠商“配件、技術封鎖”,一方面對人工成本上漲敏感,每個工人負責維保的電梯越來越多,“正常情況下,一個人負責15~20台(電梯),現在普遍到40~50台,60~70台的也有。”安學江説。此外,還存在沒有資質的“小維保”通過“挂靠”進入,更加劇了市場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