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惡性事故的風波尚未完全平息,7月10日晚,深圳地鐵再度爆出電梯事故,造成兩名乘客摔傷。商場、地鐵、辦公樓、住宅……各種電梯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須打交道的工具。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兩次電梯故障消息,讓不少市民對電梯産生了懼怕的情緒。
電梯雖然有檢測,但卻不能保障每一次的安全。一旦在乘坐電梯時發生意外受傷,是否會得到經濟補償?昨日,記者就電梯險的問題採訪了相關人士。
個人:意外險可轉嫁風險
某公司員工李女士最近成了“樓梯族”。據李女士介紹,她所在單位的電梯經常發生事故,被關在電梯裏兩次之後,李女士開始走樓梯了。“在地鐵站出現的電梯事故,應該會有人來承擔傷者的醫療費用,寫字間的電梯能買保險嗎?這個保險是個人買還是單位買?”
帶著李女士的疑問,記者走訪了瀋陽多家財險公司。中國人民財産保險公司、太平洋財産保險公司等多家財險公司,客戶服務人員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覆:這個險種可以買到。但客服人員也表示,具體的險種和承包方式等需要與當地的投保部門取得聯絡。因為在投保之前,需要先對電梯的所在場地等多種情況進行了解,才能最後核算出保費。
至於個人的自我保護方面,普通市民可以通過意外險轉嫁風險,業內人士王先生表示,意外傷害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都可以為因為電梯事故而受傷的市民提供醫療保障。
現狀:買電梯險的公司不多
王先生介紹,目前電梯保險主要包含了三種形式。一種作為公共責任險附加險的形式出現,另一種是電梯綜合險,第三種是電梯責任險。這三種形式的保險投保人可以是電梯的所有者也可以是管理者。主要就是保障電梯在保險期內發生意外事故,導致乘坐電梯的人出現傷亡等情況後,給予一定的賠償。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會根據現場情況來核算保費,如果認為風險程度較高的,保費有可能會高一些。
王先生説,最近幾年,購買公共責任險的商家有不少,他們都是考慮到購買保險的費用並非企業難以接受,而風險卻是時刻都有出現的可能。如果沒有保險,一旦有人在自己的經營範圍內出現意外,就要由業主來承擔賠償責任。只需要花幾百元多則上千元,業主就可以轉嫁風險,所以現在公共責任險的承保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王先生表示,電梯險的銷售情況顯然還沒有達到公共責任險的程度,“一般來説,電梯只要通過了安檢就能繼續運營,電梯險並不是強制的保險,所以購買的企業並不多。”
業內:電梯險應“強制購買”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梯總量已達到160萬部,但安裝、維保市場卻十分混亂。中國電梯協會副秘書長張樂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70%的電梯故障和問題由安裝不過關引起,安裝質量不佳又引起維保問題不斷”,而維護保養不及時也是電梯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王先生認為,電梯險是一個非常有必要購買的保險,在電梯事故頻發的大背景下,甚至應該歸類到強制購買的保險範圍內。現在瀋陽的很多電梯已經運行了十幾年,到了風險高發期。另外,即便是新電梯,也很有可能因為技術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出現意外,從最近幾次公共場所發生的電梯意外就可以看出,電梯責任險是很重要的保險。
本報記者 朱格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