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5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目前購物卡這種長盛不衰的現象,嚴格來説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購物卡市場每年産生的鉅額現金流相當於一筆巨大的“沉澱資金”,從實際情況上看,很多發卡機構的資金並不是嚴格放在銀行裏面,而是拿去做投資了。一旦出現投資失誤、資金虧損等情況,購卡人的權益無法保障
購物卡,本是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方便準備的,可如今卻演變成了變相送禮的“洗錢腐敗工具”的灰色消費卡。但與此同時,對於購物卡“灰色消費”、“洗錢腐敗工具”等的指責也隨之而來。國際通用的購物卡到了中國有些變了味。
事實上,叫停“購物券”、“購物卡”的呼聲和努力從未停止。早在1991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佈了《關於禁止發放使用各種代幣購物券的通知》,要求“已發放尚未使用的購物券,一律停止使用,由發放單位立即收回銷毀”;1993年、1998年和2001年相關監管部門又出臺了很多禁令和條例。
但是,購物卡卻有越禁越蔓延的趨勢。商家推出的購物卡,雖因其方便、快捷而受消費者的喜愛,但這張小小的購物卡背後卻形成了一條涉及到商家、企業、黃牛、消費者的利益鏈,每一方都在鏈條上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據調查,一般個人消費者不會購買購物卡,因為除自添麻煩外,有時還需交手續費,增加了消費成本。購物卡由於是商家發售的無記名代幣卡,其作用可代替現金購物,且因便於攜帶等原因已成為送禮的首選,發售對象絕大多數為機關企業等單位,也有些單位購買購物卡用於發放職工福利。一家企業的採購人員表示,購物卡攜帶方便、又可以開具發票,成為送禮的首選。到超市或者發卡機構買幾千元的購物卡送給合作企業,很方便辦事,他們也樂意收。
對於商家來説,購物卡意味著巨大的經營操作空間。只要有人來買卡,面額可以定做,而且只要是商場有的名目,發票可以隨意開。對於他們來説,購物卡回籠資金快,企業可以用發票衝賬,採購人員可以吃回扣,是件各方面都得利的事。而且購物卡不能兌換卡內零頭,一些消費者就會放棄卡內餘額,再加上損毀、丟失等各種原因,每年會有大量現金沉積在購物卡上。這些資金一旦過了使用有效期,就成了他們新的利潤來源。
對於第三方發卡機構來説,幫助商戶發卡,可以取得1%-3%的返傭,且這個比例隨著近年來發卡機構的強勢還在提高,其中餐飲、美容等服務類企業的最高返傭比例甚至可以達到20%。
同時,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催生了購物卡利益鏈上以倒賣商場購物卡為生計的“黃牛”。很多黃牛通過低價收卡高價賣卡的方式來賺取差價。在一大型商場門口,記者發現100米的範圍內,聚集了十多個“黃牛黨”,他們拿著手上各式各樣的卡正在對進出商場的顧客低語“賣卡、收卡”。見記者詢問,一名中年婦女主動湊上來,詢問是賣卡還是買卡。記者隨即表示賣卡,她表示可以九折收,如果金額大的話,還可以優惠。記者又問,如果是買呢?中年婦女説買的話就要九五折或者九六折了。通過觀察,記者發現,交易十分頻繁,短短20分鐘,就有十多位顧客拿著卡,與這些“黃牛黨”現金交易。記者聽見旁邊一位賣卡的男子説這些卡都是單位發的年終獎,還有一些是朋友送的,家裏用不了,所以就到這兒來折換成現金。
看起來利人利己的購物卡,卻有著諸多風險漏洞和隱患。除了現有的幾種商場購物卡及專業發卡公司發放的特約商戶卡之外,如今市面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消費卡,即帶有銀聯標誌的不記名限額儲值卡。這類卡在給消費帶來便利的同時,其“無密碼校驗,不記名,任意POS機都能刷”的消費方式讓人感嘆非常不安全。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如果遇到遺失這類卡,就會遇到卡無法補辦的無奈。由於購卡時沒有留下身份信息,無法確認卡的所有人,誰持卡都可以消費,因而無法挂失。因此,多數持卡人在遺失購物卡後只能自認倒楣,這就意味著,只要卡上還有金額,要麼被人撿去冒名消費,要麼就間接流走。可是這些聚集起來的資金流向哪兒去了呢?而且這種銀行發行的卡,帶有銀聯標誌,用完之後沒有機構統一回收,也流向了市場。誰也不知道,這些用過的卡之後是否還能幹點什麼呢?這無疑是埋下一個“定時炸彈”!
目前購物卡這種長盛不衰的現象,嚴格來説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購物卡市場每年産生的鉅額現金流相當於一筆巨大的“沉澱資金”,從實際情況上看,
很多發卡機構的資金並不是嚴格放在銀行裏面,而是拿去做投資了。一旦出現投資失誤、資金虧損等情況,購卡人的權益無法保障。如何能夠禁止這種購物卡的火爆,關鍵在於合理引導預付式消費,加強預付式消費的安全性。購物卡作為一種有價憑證,對其倒賣牟利違反了社會治安管理有關規定,但是,由於其數目龐大,加上倒賣行為隱蔽,治理起來比較困難,這實際上是屬於“灰色消費”,治理起來很難,還需要引起更多部門的關注和重視。
見習記者 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