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8月2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遇見大咖》第三季開機儀式在京舉行,本次開機儀式主題為“中國經濟半年報:中國企業變與不變”。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汾酒集團總經理譚忠豹以及儀式主辦方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副總監趙赫、節目負責人史小諾等齊聚一堂,通過不同角度的思想碰撞展望中國經濟新趨勢、探索中國企業新機遇。
汾酒集團總經理譚忠豹在《遇見大咖》開機儀式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講話全文:
大家下午好。
剛才幾位就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做了客觀全面分析,我聽了以後感觸特別深,尤其是半年報公佈之後,可以説是喜憂參半,我們既看到經濟增長動力強勁的一面,也看到了比如説産能過剩,結構失衡等等這些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問題。我想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有利於解決這些弊端和問題。
對白酒行業來説,同樣面臨這些挑戰。中國白酒行業是非常獨特的,首先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而且脈絡清晰,沒有哪個行業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其次,白酒釀造技術結合生物、化學、物理、數學、環境、醫學等等,同樣原料能夠釀造出不同的香型,不同口感的酒,往往導致一些系列不同,比如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五糧液的濃香型,陜西汾酒的清香型。再者,對文化依賴遠遠大於其他企業,如果白酒不強調文化內涵,不能向消費者提供文化附加值,基本上不可能做大。從幾元到幾千元的白酒都在強調文化,文化是根本,也是中國白酒的標簽,這是白酒行業區別於其他行業的三個明顯特徵。這一輪經濟結構調整中,白酒行業作為傳統製造業的表現恰恰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中國白酒有過黃金十年增長期,現在增速逐漸放緩,庫存壓力比較大,所以白酒行業去産能,穩增長,調結構是非常必要的。還有發展新動能是當務之急,轉型升級比增長速度更重要,一個傳統行業它的出路在哪?將近六千億市場,傳統民族工業代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究竟應該走向何方?借今天的機會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的第一個觀點就是恪守正道。我們汾酒經常講,沒有科學精神的産品是無源之水,沒有工匠精神的産品就是無本之本,好的白酒應該是工匠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結合,汾酒不加名酒稱號,這是對品質的高度認可,也是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二是誠信之道,誠信是每個企業之本,誠信就是要求我們説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産品質量要誠信,經營管理要誠信,廣告宣傳也要誠信,這是一個成功企業最重要的品質。汾酒集團就把誠信擺在首位。第三是責任,我經常想一個企業應該擔負什麼社會責任?不僅僅是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體,也是推動者。對白酒企業來説,傳承基業和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價值的産品和服務,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我的第二個觀點是出新。創新和變化,古往今來適者生存,必須審時度勢。出新第一個內容就是市場之新,經過這一輪行業深度調整,白酒行業的諸多問題也都暴露出來,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市場。我們營銷管理的思維,市場管理的水平等等都還是比較自豪的,但沒有發揮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所以需要進行創新升級。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産品創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創新第二個內容是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白蘭地、伏特加都有自己的産品標準,我們中國的白酒歸類到酒精這一類,體現不出中國白酒標準的國際化,這也是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市場的巨大障礙。從去年開始,汾酒集團實施一項大的工程,就是推動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公開發佈了汾酒的內控指標,汾酒品質要遠遠優於國外市場的酒。在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大的戰略背景下,要拓展國際市場,使中國白酒真正走出去,標準更需要創新。
創新第三個內容就是文化之新,在中國想造出上百年曆史的白酒品牌似乎太容易,所以白酒企業在進行品牌宣傳時很容易出現同質化,導致大部分白酒離普通消費者越來越遠。習總書記講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為支撐,沒有文化的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所以白酒行業真正需要的是創新和發展,不斷繁榮的中國酒文化。當前形勢下我們困難,世界經濟更困難,獨善其身難以做到,這是現實,在這樣的形勢下也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要擁抱變化,繼續前進。
我相信白酒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一定是光明而美好的,借此機會,我也誠摯邀請各位蒞臨山西杏花村,品鑒汾酒,感悟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親身體驗汾酒中國的輝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