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不負髯翁開新境

——趙學敏書法研討會綜述

發佈時間:2013年04月11日 15:1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月28日,書法導報社、中國生態書畫院在京舉辦了趙學敏書法研討會。申萬勝、何西來等十余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對趙學敏的人品、書品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研討會由中國書協理事、《書法導報》總編輯王榮生主持。趙學敏認真聽取專家發言,表示由衷的感謝。研討會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對趙學敏個人有意義,也直接、間接地涉及當代書法發展的若干問題。

       正如中國書協副主席申萬勝所説,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趙學敏人品很好,可交;勤奮執著,可學;崇尚經典,可敬。研討發言也圍繞趙學敏為書法事業的繁榮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以書法藝術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執著追求書法藝術,以及其書法創作成就和應解決的問題等幾方面展開。現綜述如下。

       勇於擔當:為書法事業不辭奔走呼籲

       趙學敏一貫支持書法藝術的發展。中國書法被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更需要在當代得到繼承、發揚和光大。作為中國藝術的代表,當代人有責任保障書法的可持續發展。建立中國書法館,實為當務之急。趙學敏為建立中國書法館作出的實實在在的貢獻,成為他為書法事業不辭奔走的典型事件,獲得了極為強烈的穿透力和輻射力,必將影響深遠。吳震啟、劉洪彪、孟會祥等先後談到,在兩會期間,趙學敏在中國書協等單位支持下,率先發起,聯絡張海等43位全國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建立中國書法館的提案》。在北京“兩會”會場非常分散的情況下,聯合這麼多政協委員簽名實屬不易。提案完成後,又做工作列為2009年度全國“兩會”重點提案,又一方面呼籲社會各界的支持;另一方面促成中央高層領導予以批示。其間他奔走操勞自不待言,而這一提案得到重視和逐步落實,也説明了建立中國書法館是順乎民心、合乎社會發展趨勢的當務之急。將來的中國書法館,固然不會銘刻倡導、呼籲者的名字,而正如吳震啟所説:“我們需要這種奉獻精神!”

       人民書法:書法合為事而作

       書法固然是純粹的藝術,但自有書法以來,書法又始終不疏離實際的運用。文字內容所傳遞的思想內涵、書寫技藝所傳遞的審美意義和運用環境的恰當適時,始終三位一體,相得益彰。當年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提出“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原則,也是基於社會公眾的需要。在全新的社會背景下,趙學敏提出了“人民書法”的理念。不少與會專家談到趙學敏護送大熊貓“團團”、“圓圓”到台灣時,利用工作內外的可能性,題寫“大貓熊館”,與台灣書法同道交流,拜訪與于右任先生有關人士,通過書法增進了兩岸關係,同時也使書法藝術獲得了全社會的普遍關心。從台灣回北京後,趙學敏又四處奔走,協調組織了2010年7月在台灣舉辦的“海峽兩岸團圓和諧生態文化展”,得到了兩岸同胞和高層政要的充分肯定。因此,趙學敏也被評為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這固然是趙學敏近年工作和藝術的一大亮點,而實際上,在數十年的工作經歷中,他從來都不遺餘力地踐行著“人民書法”的理念。與會專家韓亨林等談到,趙學敏在福建及國家林業局工作期間,以及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過程中,均題寫了大量景點名及書法作品,有署名的,更多是不署名的,書寫水平不斷提高。趙學敏解釋説,作為官員,大量作品不署名、不收費是為了防止滋生腐敗現象,但作為書法家,他願意為社會奉獻書法作品,為景點提高品位,讓人民群眾得到審美享受。

       不負髯翁:執著追求書法藝術

       作為陜西三原人,趙學敏與于右任書法淵源極深。少年時期,趙學敏即師從於右任書法秘書李楚材先生,直到工作、做高級領導幹部,仍然不時請教,數十年堅持不懈,可謂有志者事竟成。何西來、梁永琳、鄭曉華、屈增民、鄭培亮、孟會祥、于媛等均談到趙學敏對於右任的學習和研究,可謂“如癡如醉,如饑似渴”。劉洪彪尤其指出,以他的年齡、身份,如此大規模地實臨、意臨、創作,意志、毅力和激情,令人欽佩。趙學敏因為對書法的熱愛,才會有如此的激情和魄力,花甲之年,朝勤夕惕。實際上,趙學敏工作上是“拼命三郎”,學書上仍然是“拼命三郎”,他從不睡午覺;隨身提著的公文包中,一定有碑帖,在工作之餘,見縫插針,心摹手追,念茲在茲。

       對於右任的苦苦追求,對“二王”及唐宋以降的廣泛涉獵,是他長期的準備。而長期的準備為他帶來了機會。在台灣得到于右任意臨《書譜》使他豁然開朗,找到了突破口。正如何西來所作精采描術:

       趙學敏臨習孫過庭《書譜》蓋有年矣。近年護送大熊貓“團團”、“圓圓”到台灣,公余從事書藝交流,偶見友人珍藏之影印鄉賢于右任意臨孫過庭《書譜》長卷,為之震驚不已,展玩再四,愛不釋手。經反復請求,始得攜複印件而歸。此後,朝夕揣摩,臨摹不輟,遂有此次展出之作。

       于右任的《孫過庭<書譜>》,雖係意臨,實際上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真正的創作;筆勢勁利開張,與孫過庭原作比,更見風神,更顯骨力,不僅毫無老邁之態,反而活力四射,滿含青春氣息,一如日落前那道明麗的晚霞。説于老力盡於此,或謂之絕唱,都不為過。

       趙學敏自幼臨習于右任書法,“學書學得于家樣”。那是他的看家本事,是他的根。而後,才通習諸家,廣為吸納,以成其大。

       趙學敏的這一突破,得到了申萬勝、張旭光、張繼、于恩東、高軍法等專家的一致肯定和讚揚。以此為契機,在於右任基礎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價值的個性,才能真正稱得起“學得于家樣”,而初步獲得了“趙家樣”的文本雛形。據悉,中國書協主席張海日前也觀看了此次展覽,對趙學敏近期創作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從諫如流:誠懇接受意見建議

       趙學敏雖然年長位高,然而謙遜樸實,虛心接受書壇同道的批評建議,這也是他書藝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會專家申萬勝、吳震啟、苗培紅等,均高度評價了他的人品和作風。即此次研討會上,對專家提到有些點畫過燥、字組節奏不太明顯、應繼續深入研究孫過庭《書譜》等建議,趙學敏或點頭稱是,或插話諮詢討論,不時記錄要點,態度誠摯,和靄可親,絕無倨傲之態。也許,正是因為書法在他的心中至高無上,他才能永不滿足、永不止步,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我們相信,積數十年功力,有高超的識見閱歷,勤奮精進,而又虛心接受意見建議的趙學敏,還會繼續攀登,使其“于味”書法,更上層樓!(作者:孟會祥)

熱詞:

  • 趙學敏
  • 書法
  • 研討
  •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