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談名家——沙孟海

發佈時間:2013年03月21日 17:2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別號石荒、沙村等,齋名蘭沙館。浙江鄞縣人。歷任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名譽理事,浙江分會主席。出版有《藍沙館印式》、《印學史》、《沙孟海書法作品集》、《沙孟海論書叢稿》、《沙孟海論書文集》等。

       深荷書法碩望的沙孟海先生,幾乎是現代書法的“活書史”。論起現當代的書法就不能不提沙老,這已經成為既成的歷史事實了。近年問世的《沙孟海書法集》,集中展現了這位在書法事業中求索了近一個世紀的大書家的藝術成就。

       作為通才型的書法家,沙先生的藝術能力是極富廣度和深度的,這種自身條件的影響力、滲透力甚至可以通過他的學生們發現到。應該説,在書法領域沙先生對於古典書法——傳統意義的與現代書法——未來意義的兩種創作風格,都是一個轉換型的人物。作為一位深深植根傳統的延續型的學者書家,他無疑是成功的。修養是藝術的重要素質,文化修養更是傳統意義的書家必不可少的條件。這首先體現在他對於浩翰書藝歷史的熟稔了解與獨具個見。他對於碑帖的考證與研究,完全有理由使人信服這一事實:也就是,作為一個書學專家,一個有建樹的專家,在理論與實踐雙方,老人無疑是站在了他能夠站在的歷史高位,儘管我們還無法結論這一位置的確切的歷史高度。
 
       想準確地評價沙孟海的創作價值,可能不容易。沙先生一生的生活氛圍基本上是在文化的環境裏,在草長鶯飛的秀麗的江南。這對於形成他的書法風格應該具有相當的作用。然而有意味的是,他的藝術面貌就風格來講,卻是傳統審美的“陽剛”和西人審美範疇的“壯美”一路。清阮元、包世臣的“南北書派説”在此受到了質疑。從欣賞的角度看,沙的書法作品,是重視“勢”與“力”的。遠溯其藝術旨趣的源頭,或與魏晉時衛恒《四體書勢》時代崇尚講求的“書勢”有關。這是迎然有異於隋唐以後的書法追求。體現在具體作品上,我們看到了“雄邁渾茫”,(雖然這是受人批評的藝術比狀,但有時我們無法徹底去掉這種語言,否則藝術的意象——“模糊的準確感”便一絲兒也沒有了。)看到了“氣”、“勢”、“力”的合奏。遺憾的是,沙的書法不自覺地産生了習氣,特別是晚年的行草書。書體的擅長是少是多,只體現藝術家的才能類型,一般與水平無關。沙孟海雖然各體兼能,令人稱讚的恐怕僅是行單體。不可否認,其他書體的精妙程度要遠遜一籌。發表在作品集中,書于1986年的《司空表聖詩品長卷》,筆者推為沙老的代表作(有趣的是,相比于其它藝術門類,書法界是最缺少代表作這一概念的)。這件作品無妨看做他自己的《爭座位》或者《祭侄稿》。雄渾而清逸,朗健而茂密,體現在:筆勢的舒斂有致;墨氣的焦渴豐腴;字字獨立卻氣脈渾整的章法,就像一首筆墨的交響、鏜鎝大音,觸人生沉鬱豪邁之想。也許這便是藝術傳遞感情的功能使然,也許這來自於欣賞者的接受美學説的移情與參與。我們當然無法深入到作者的心靈深處去探視書家的藝術心態。但是如果沒有欣賞者的接受參與,藝術品便失去了意義。因此,作為主動的理解,可以認為,沙的書法心態不是追求筆法豐富的一類,也不是以造型為理想表現的一類,他概屬於嗜好“線”的表現力的一類。不無遺憾的是,雖然其作品富有書法藝術中的“氣”、“勢”乃至“韻”,但其的“力”感——用筆使線並未臻于完美——如前人有過的完美,這是作為創作家的不足。1983年的《丁敬身論印詩條幅》、1979年的《吳缶廬詩句條幅》中的“刷”筆,可以視為他荒率筆法的例子。沙先生素日作書,縱橫起倒,有時連筆的根、肚部分也全部用上,無疑這是對傳統筆法的一次背逆。我們不關心筆法“是否合呼古法”,我們關心這種筆法的藝術效果,在欣賞中是美的抑或相反?至此不禁生疑,飲譽當代的書法大家,竟然會不擅于筆法?或者説忽略于筆法的研究?答案是躊躇的。

       仔細解讀沙孟海的多數作品,基本上可以認定先生為“理念型”的書家。其意義在於,貫穿其數十年的作品揭示,他的用筆、結致、章法儘管前後變化不小,但一脈相承的伸張撇捺橫豎,結體抑左揚右,中緊外疏的確是其書法的常態——相對穩定因素。雖然極富有創作的感受力與衝動,但他的學問與修養還是在某種程度上收斂了他表現時的激情,體現在作品上,我們看到了優雅與理歷性。

       我以為書法在當代,是以破壞傳統——古典筆法為主流的。不同在於,有人是以此掩飾其把握上的無能,而有人是出於藝術主張的別有所想,沙先生在嚮往大美的境界中,他不屑“筆筆有來歷”“筆筆中鋒”的保守之舉,因之他的書法當然超出於一般時流之上,但似乎尚未臻至其理想中的大化之境。《振迅天真》大幅突出體現了書家的重整體輕趣味傾向,是代表了先生書法氣息格調的作品。先生書法的精品,一派大家氣象,浩瀚老辣,風起雲涌,體勢在章、今、隸、行間,鋪毫行筆而墨氣厚重。但其習作,卻多有失于粗率,或與先生名高而應酬太多有關。

       歷史地看,在承接傳遞清民以來的碑派傳統上,沙孟海是傳其餘緒的重鎮,但是他已經是碑派旨趣與帖派旨趣相顧戀的人物。他的書藝創造性與歷史貢獻不如于右任、徐生翁等人沉雄高邁。按先生的書法意義作為“藝術的”,不如作為“文化的”,更令人起敬。(作者:梅墨生)

熱詞:

  • 梅墨生
  • 名家
  • 沙孟海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