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中國書畫類藝術家 >

沙孟海的書法藝術成就分析

發佈時間:2013年03月21日 16: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國際藝術界》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沙孟海在書法藝術創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與其他藝術大師的成功既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相同處如同是注重學問修養、講究傳統法度、從師從友交遊、請業問教等。幼秉庭訓、少年得志以及轉益多師等方面則是有些同輩或先輩大師所不具備的的。沙先生時近一個世紀的人生經歷;時代的滄桑巨變、人間的悲歡離合等等都在先生的內心深處烙上了深深的印記。一生的書法創作實踐活動,蘊含著無數次心靈的裂變與觀念的重塑。因此,對沙孟海書法創作實踐活動各個階段不同的探索與努力,風格的走向、特徵進行劃分和把握,對我們更進一步認識與估價沙孟海在當代書壇的地位及其對中國書壇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階段:但求平正。沙孟海30歲以前,臨寫的碑帖有《集王聖教序》、《鄭文公碑》、《張猛龍》等。這一階段,可稱為但求平正階段。綜觀沙先生這一時期的書法作品,在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楷書作為先生書作的主要書體佔據著首要地位。而其精工小楷尤甚多。這可能與先生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與文化環境有著重要關係。

       第二階段:務追險絕。進入中年以後,隨著學養的日漸豐厚和閱曆險漸次拓展。沙孟海多用功地關注字的“體勢”和章法的“氣勢’當然原有精耕細作的楷書不是全然放棄,偶作楷書,仍極為精妙。如48歲所作《修能圖書館記》和50歲所作《葉君墓誌銘》即是中年時期楷書的優秀作品,也是沙孟海的得意之作。但以楷書為主的創作轉向以行草為主的創作“既知平正,務追險絕”的藝術觀念的轉換之始,從以往的以“尚韻”為主的追求到對北碑一派“尚勢”為主的追慕,沙孟海將自己的藝術觀念融于帖學與碑派的熔爐裏,燃燒著,冶煉著,企冀藝術個性化的涅槃與再生。沙孟海深知,帖學與碑派是書法藝術不同類型的兩種風格,儘管它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姻緣關係和千絲萬縷的藝術內在的相同規律,然而畢竟尚韻崇勢,各領風騷,既非互相對立,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在帖學與碑派中融化自我,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實非容易之事。擷取意態揮灑的帖學和雄渾樸拙的碑派之長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古代崇碑尚帖的書法藝術家都從此中領悟到藝術的無限玄機,使自己的藝術個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宣泄。這時期沙孟海的作品是“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時期,橫跨時近40年。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第三階段:堂堂大人相。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新時期”文藝事業的復蘇,沙孟海迎來了他書法藝術蓬勃向上的春天。沙先生精神勃發,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書法藝術創作之中。沙孟海説:“自從林彪、‘四人邦’被粉碎以來,全國形勢大好,文藝得到了春天。我雖80之年,還是壯心未已,正想與中年人一道來繼續上進,昌碩先生講‘謂我何求顙有眥,八十翁猶求不已’。”這一時期,沙先生的創作進入一個鼎盛時期:“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陳振濂先生在《沙孟海書法篆刻論》文中分析沙先生80年代書風特徵時説:“有意為之強調氣勢和刻意求全的強調技巧,逐漸地為爐火純青地信手拈來所代替。一切猶豫、徬徨和偶有小獲的喜悅,被一種更為大氣的風度所淹沒。”沙孟海這個時期的作品,行草書和擘窠大字佔據了先生鼎盛時期的主導地位。也正是行草書和擘窠大字使人們看到了有希望的當代書壇。這一時期的作品,是沙孟海千折百磨後的峰迴路轉,歸於平正,一派玄機。先生的書法風格由秀逸儒雅到渾厚華滋最終歸於古拙樸茂,一如草木之由春之絢麗多姿到夏之煊赫燦爛而人于深秋的豪邁深遠最終歸於冬之空曠無際。先生結字的斜畫緊結,不主故常;用筆的側鋒取勢,迅捷爽利,鋒棱躍然;線條的渾厚樸拙,于縱橫之間任其自然,令人羨嘆不已。董其昌雲:“漸老漸熟,漸熟漸離,漸近於平、淡自然,而浮華利落矣。姿態橫生矣,堂堂大人相獨露矣。”此語可為沙孟海獨特書法藝術風格寫照。

熱詞:

  • 沙孟海
  • 書法
  • 藝術
  •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