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在海峽兩岸引起快速的連鎖反應,先是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3月15日表示,歡迎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來台北故宮展出,浙江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浩則表示,浙江省博物館已經做好赴臺展出的準備,只要通過相關職能部門的審批就能去台灣展出,更希望與台北藏“無用師卷”合壁展出,兩岸畫家也立刻回應,已做好充分準備將之臨摹完整。其實,早在1999年7月,時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的潘公凱、教授孔仲起、台灣中華藝文交流協會會長史元欽、台灣著名國畫家李奇茂等30多位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就聯手臨摹了《富春山居圖》長卷。
一、兩岸美術交流現狀
新時期以來,隨著中國和台灣政治堅冰的逐漸溶化,兩岸關係出現歷史性的轉機。祖國大陸和台灣的美術界的美術交流也不斷深化發展,從美術展覽、出版、教育以及學術交流等各個方面展開。根據不完全統計,尤其數十年來,兩岸美術交流已逾千次,合作方式也日趨多元開放,各種美術活動異彩紛呈。無論是畫家個人講學、舉辦展覽,還是各門類的綜合展覽的互動,以及日趨常態化的美術學術論壇等,都呈現出兩岸的美術交流正突破個人或民間團體領域的局限,開始擴展為官方美術機構之間交流,這種變化反映出兩岸美術界對藝文同宗同源的認可,並將之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努力致力於兩岸的美術發展,實現中華美術屹立於世界的宏願。
台灣著名畫家劉國松1981年造訪大陸,成為1949年之後台灣畫家到內地訪問的第一人。他後來不斷的巡展和演講,影響到內地現代水墨畫藝術的發展。台灣版畫家廖修平致力推動現代版畫教學,1992年,他在南充主辦版畫研修班,強調中國現代版畫必須具有民族性,要不斷學習中國傳統和民間繪畫,表現自己民族的感情。他以自己作品拍賣所得資金設立“廖氏版畫獎助金”作為中國每兩年一次的全國三版展獲獎作品的獎金,以獎掖後進,在中國版畫界有著廣泛的和持久的影響。還有像江明賢、李錫奇、蔡雲呈、楊英風、楊奉琛、陳顯棟、蕭勤、黃光男、黃磊生、龐均、賀慕群、林中行、邵幼軒等眾多台灣知名畫家在中國舉辦多次個人畫展和研討會。一些台灣藝術家將作品中的精品捐贈給大陸美術館,在兩岸美術交流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頁。
同樣,自1989年12月大陸著名畫家劉海粟赴臺舉辦畫展,大陸各個畫種的許多畫家都赴臺舉辦過展覽、訪學和參加兩岸藝術交流座談會。祖國大陸一系列經典大師的作品在台灣展出,引起台灣美術界和民眾的巨大反響。2000年11月,台灣邀請“李可染藝術世紀大展”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2002年4月,中國美術館和北京榮寶齋收藏的齊白石畫作精品啟程赴台灣參加為期兩個月的“齊白石大展”;為紀念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的百年誕辰,2006年下半年,台灣舉行了為期3個月的“傅抱石百年大展”。著名畫家蘇天賜、吳冠中、杜大愷、吳山明、俞曉夫、楊力舟、王迎春等都曾在台灣舉辦個展或聯展;大陸各省市美術家也紛紛組團在台灣舉辦畫展。
近十多年來,兩岸美術展覽已經涵蓋了造型藝術的各個門類和畫種,規模也不斷擴大,並且由個人轉向機構合作,並在海峽兩岸相繼推出,將兩岸美術交流與合作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迄今為止,台灣在大陸最大規模的美術展覽是2006年9月16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的“台灣美術發展1950─2000”展,台灣111位藝術家的121組件作品來到北京,該展覽呈現了台灣美術半個世紀的演進面貌,使大陸全面了解流動而立體的台灣地區藝術斷代史;而中國美術館策劃匯聚了大陸藝術家108幅油畫于同年10月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其主題為“展開的現實主義——1978年來的中國大陸油畫”。2007年11月,中國文聯與台灣文藝協會聯合主辦“世紀初藝術——海峽兩岸繪畫聯展”則聚集海峽兩岸59位藝術家的108幅作品在中華世紀壇現代藝術館亮相,2009年6月在台北和高雄相繼展出。2008年8月,台南舉辦“形色對話──兩岸油畫大展”;2009年5月,由中國美術館與台灣美術館共同主辦的“講?6?1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在台灣美術館開幕,展覽主題“講?6?1述”探討兩岸當代藝術在敘事面向的多元展現與特殊質地,涵蓋平面繪畫、雕塑、空間裝置、攝影、動態影像等各式媒材。
海峽兩岸美術的教育交流更是交互頻繁,兩岸學校互派講學、合作研究、研修學習等專業交流愈益增多,並向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繼續教育等領域延伸,兩岸各個藝術院校互派美術專家和學者互訪教學和訪學,學術界經常舉辦學術講座、學術研究和教學方面的研討,共同推動中國的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成立於1998年的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主要交流兩岸中小學美術教育。每年舉辦一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學者與教師的互訪研討會,以促進兩岸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交流與發展。1999年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辦了首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會”,隨後相繼在上海、廣州等地展開了數次成功的活動。2005年8月,中國設700萬獎學金歡迎台灣學生到祖國大陸求學,表達了中國對台灣學子的極大善意和殷切希望。祖國大陸的藝術院校的大門始終向台灣地區敞開,歡迎著來自台灣的藝術學子。現在,大陸的各個藝術院校,有數量不等的台灣學生正在求學,以求個人未來的藝術發展。2007年7月10日,“海峽兩岸藝術種子交流計劃”在四川美術學院正式啟動。該計劃基於華人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背景,為藝術新人搭建交流和展示舞臺,共同提高年輕一代的美術水準。高等藝術院校實踐類碩博士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中央美院與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藝術大學以及台南藝術大學共同合作的項目“海峽兩岸五嶽看山活動”最早開始於2006年,至今已先後舉辦三次。在大陸開展的兩次活動中,來自海峽兩岸的研究生對五嶽及其周邊文化景點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寫生,隨後舉辦展覽及研討會;2006年9月初,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江明賢率兩位教授及11位博士生來京考察,雙方就美術創作、教學、研究進行了討論。開始了中華兩岸美術學博士生創作交流活動。2007年11月間,中國藝術研究院張曉淩研究員帶領該院美術學博士生交流團回訪台灣。2008年4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領銜,率領該院畫家和博士班學生前往台灣參加油畫展覽和座談會。
兩岸美術理論的學術活動一直保持著密切接觸。尤其是美術史論的學者互訪講學頻繁密集,兩岸院校之間的藝術史學者互相邀請已成為院校日常教學組成部分。2003年10月,台南大學舉辦“海峽兩岸藝術史與考古方法整合研討會”,邀請來自海峽兩岸的在藝術史與考古學研究的台灣學者11名、大陸學者18名加以探討;2007年12月7日,由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師大美術系所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台灣美術史座談會”在台北召開;2008年9月1日至2日,台灣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台灣成功大學在台南舉辦“2008兩岸當代藝術創作與藝術産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大陸學者討論當代藝術創作和藝術産業發展關係。旨在促進海峽兩岸美術交流的“台灣美術專業人士大陸交流訪問團”,2005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在深圳、廣州、上海和北京,就大陸當代美術發展狀況等進行了專業考察交流,並與大陸學者邵大箴、王鏞等於2005年4月8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探索兩岸交流新風貌研討會”共同探討兩岸美術,在加強館際與校際交流、專題研究、競賽觀摩等內容達成了一些共識。
特別值得一提的中國美術史研究,兩岸學者多次攜手研究課題,不斷討論和反思中國美術史的學術研究的方法和理論。台灣美術史學者李霖燦、張隆延、高木森和莊申等人,以及石守謙、李鑄晉、蕭瓊瑞等作品出版,為大陸美術學界熟知;台灣學者加入中國佛教美術的研究行列,如陳清香、林保堯、顏娟英等;大陸的知名學者的作品也逐漸受到台灣學界重視。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的“中國現代美術暨現代性”研究課題邀請台灣學者、中國和香港以及海外學者,共同研究中國藝術的現代性的問題,將包括台灣美術在內的中國美術研究納入一個更大的多學科合作框架進行,以一個全球化的視角觀察和定位中國現代美術,在西方藝術話語一統天下的境遇中,尋求中國現代美術的話語權。
兩岸的美術館際之間的交流合作對話機制也逐漸形成和展開。前面舉例的幾個重要展覽活動就是兩岸著名的美術館精心策劃而成;2005年,第一個以台灣畫家命名,並主要展出台灣畫家捐贈畫作的美術館——林其文美術館在福建省長樂市開館;2008年4月,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與台灣最大的民營美術館長流美術館簽訂協議,義結金蘭,締結為姊妹館。
在藝術産業及其藝術市場方面,兩岸民間的交流和合作也非常密切,一系列講座論壇的舉辦,使兩岸文化産業合作邁向新臺階。2008年11月28日,“海峽兩岸藝術産業互動與發展論壇”、“海峽兩岸藝術産業論壇”等系列講座論壇,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兩岸藝術經營和管理者都表示,海峽兩岸的藝術産業只有密切合作,才能走向雙贏。
二、進一步加深兩岸美術交流的建議
在海峽兩岸美術交流中,雙方美術界已經深刻地意識到,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美術在現代化思潮推動下的不斷演進,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但卻也構成了有別於世界其他藝術的中國美術的獨特景觀,並且在不斷地交流中融合和積澱為新的中華文脈。因此擴大和深化兩岸美術交流與合作,力爭常態化、制度化成為迫切的需求。
1.厘清兩岸美術交流項目,確立有建設性的交流活動,並集中人力和物力統籌安排,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可持續操作。充分挖掘、利用雙方文化資源優勢,採取多種形式,拓寬各種渠道,開展更多活動,並且逐步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2.梳理兩岸美術交流的歷史,探索研究兩岸美術交流的模式、梳理兩岸美術交流的學術和思想理路,通過研究兩岸美術創作在各自的文化環境以及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下的發展,差異認同、相互借鑒、相互激勵,最終謀求中國美術的健康發展。
3.合編中國現代美術史。由於60年的隔閡,在雙方編撰的中國現代美術史的著作中都有缺失,這種缺失不僅為今後兩岸美術交流造成盲區,而且直接影響到中國現代美術史全局的研究和認知。
4.充分發揮網絡優勢,開設兩岸美術交流網站,搭建充分展示兩岸美術資訊的平臺。
5.開闢美術産業新渠道,拓展合作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