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能跑贏繁華 後繼堅守才有意義

發佈時間:2013年01月09日 17:2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和訊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何讓“非遺”從展示櫥窗中走出來,曾是困惑松江縣的難題。建縣1260週年的松江,擁有11個國家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卻一度面臨後繼乏人的尷尬。由於許多傳統技藝與農耕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其生存空間日趨萎縮。
 
       政府搭臺,百姓唱戲,近年來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十分重視,著力培育文化品牌,為了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形成組織,有規模,政府興建民俗文化街,聯絡電視臺宣傳,這樣一來,民間的智慧結晶不止能在廟會上流動地展示,還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展覽館,借此吸引高檔的遊客駐足觀望,“非遺”作為民間的土特産,能上得廳堂,下得廟會,是傳統文化復蘇的血液在流淌。
 
       傳承“非遺”對挖掘民間優秀人才,搶救寶貴的精神財富有積極的意義,保護它,就是保護老祖宗的根,保護非遺又是吸收傳統文化精華,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需要,“非遺”保護如此重要,不過,它的腿能否趕得上繁華的熱鬧?
 
       答案在人們對“非遺”審美冷淡的同時就揭曉了,城市化進程與鄉土化濃郁氣息在浮躁的社會裏形成一種強烈地反差。人們在接受了繁華的洗禮之後,短時間難以沉下心將“非遺”裏面的凝重與深沉理解透徹,在一定程度上“非遺”帶給都市人的是避世的感覺。
 
       然而,“非遺”也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非遺”要振興,還必須要走出民間,面向都市群體,讓“非遺”展現在人們的視線裏,喚起人們對非遺的感性認識,這才是第一步。
 
       記得《小兵張嘎》裏演了一齣皮影戲,很殘酷的現實是,很多年青人對皮影的認識竟然是從這時才開始的,皮影可能被人認為是早已絕跡的産物,事實上,皮影能絕而不跡,而且還以生動鮮活的躍動方式映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是皮影從業人員適應市場的一種探索式經營,可是皮影就算動起來,與科技化的動漫産品,自動化的電子玩具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非遺”能走進人們的視線,還得讓人們真正喜歡上它,要做到這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政府搭起臺,還讓非遺搭上了順風車,但是它依然面臨跑不贏繁華的困境,解決這種困境,第一得讓非遺産業後繼有人,不讓這一民間智慧就此斷了香火,後繼之人還得有耐得住寂寞的恒心,有堅持“非遺”重大機遇一定會到來的眼光和意志力。
 
       其實,“非遺”後繼有人並不難,關鍵是市場,市場不冷落的“非遺”之路,後繼之人才有堅守的意義。“非遺”如果有一天能成為市民身邊的文化新風尚,民間産業就算真正激活了。有了無限的市場或者收藏前景,“非遺”傳承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熱詞:

  • 非遺
  • 民間
  • 傳統技藝
  • 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