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少數民族非遺的傳承困境 年輕人不願意參與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9日 15:1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天蟬地儺》

       當年在婚喪嫁娶等場合均能跳起的“阿尺目刮”,如今只有在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後才跳得熱鬧。據了解,幾乎每個少數民族非遺項目都遇到了這樣的傳承困境。

       余勇新和他的79名同伴身著民族盛裝,手挽手列隊舞入國家體育館巨大舞臺,“如同走進自己村的場壩”,燈光瞬間變換,音樂響起,這80名地地道道的傈僳族農民隨著音樂節奏跳起老祖宗跳了成百上千年、他們從小跳到今的“阿尺目刮”,看臺上掌聲、驚嘆聲四起。

       這裡是6月12日晚,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的表演現場。綵排時,參加演出的所有隊伍中,來自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這支隊伍最易分辨,他們膚色最黑,全無粉黛,他們是傈傈族自治維西縣的80名地地道道的傈僳族“泥腿子”,絕大部分人“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在這麼大的舞臺上表演”。他們跳的“阿尺目刮”,是維西縣的一種傳統體育舞蹈,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據統計,從2006年我國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到2010年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公佈,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753個項目名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其中10項入選人類口述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目前,這些流傳短則數百年,長則數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現代化的衝擊下多數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問題。與此同時,從田間地頭走到鎂光燈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

       來自鄉土的絢爛演出

       在本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開幕式錶演上,雲南迪慶州維西縣的農民藝術團並不是唯一一家以“農民”冠名的演出隊伍,來自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農民侗歌隊也是由基層“半專業”的演員組成,他們在開幕式晚會上唱起了侗家琵琶歌。琵琶歌是侗族大歌的一種,侗族大歌是與“鼓樓”、“風雨橋”齊名的侗族三大國寶,2006年與“阿尺目刮”同批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相對於此次參加文藝會演開幕式演出的傈僳族農民,黔東南的侗族老鄉們算得上見過“大世面”,不僅僅國內舉行的各種大型演出常有侗歌農民隊的身影,而且還有人走出了國門,在美、日等國參加過演出。

       黎平縣岩洞鎮農民吳金燕、口江鄉歐化情等3女3男組合成農民侗族大歌隊走上的卻是一個與多數同鄉不一樣的舞臺,今年3月,他們在在京侗族老鄉的安排下,“空降”京城,輾轉京城各個酒吧登臺獻藝。侗族大歌,這個具有3500年曆史的民族之聲從他們口中唱出,頓時傾倒了聽慣了電子樂、流行歌的觀眾。

       在6月12日當晚的演出中,像“阿尺目刮”、侗族大歌這樣的少數民族非遺原生態節目收穫了觀眾最多的掌聲。

       據介紹,近些年來舉行的歌舞晚會上,很多少數民族歌舞節目都脫胎于少數民族非遺項目。常見的“劉三姐歌謠”、“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土家族擺手舞”、“熱巴舞”、“傣族孔雀舞”等均是名列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此次貴州省代表團參加文藝會演的劇目之一《天蟬地儺》,是將兩大非物質文化遺産——“儺戲”和“侗族大歌”同時搬上了舞臺,在京連演兩場,座無虛席。

熱詞:

  • 少數民族
  • 非遺
  • 傳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