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北京故宮首次舉辦非遺技藝 展示臨摹與裝裱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7:1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看到現在的米芾《苕溪詩卷》,誰也無法想象修復前它的支離破碎;金仲魚摹制的《窠石平遠圖》被徐邦達譽為“幾可亂真”……這些都可以在北京故宮舉辦的“妙筆神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與裝裱修復技藝展”上看到,這也是北京故宮首次舉辦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主題的展覽。

       本次展覽設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古書畫研究中心,以兩項技藝的歷史發展脈絡與傳承譜係、主要工藝步驟、代表性作品為主線,並輔以相關知識展板。展品中亦不乏大家之作,如古書畫臨摹複製大師金仲魚摹制的宋代郭熙《窠石平遠圖》、馮忠蓮摹制的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陳林齋摹制的五代胡瓌《卓歇圖》等20幅書畫臨摹作品,其中馮忠蓮摹《清明上河圖》用了10年。

       裝裱方面則可見古書畫裝裱修復大師孫承枝主持修復的唐代韓滉《五牛圖》、楊文彬主持修復的宋代米芾《苕溪詩卷》、徐建華主持修復的明代林良《雉雞圖》及裝裱修復工作室集體完成的倦勤齋通景畫。

       在臨摹複製專家郭文林看來,裝裱就像治病,摹畫就像防病。因為收藏與展示本來就是一體兩面,“古書畫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對溫度、濕度、燈光都很敏感,而且一級文物規定展出時間不能超過10天,而且展出一次就必須要歇幾年,這時候最好辦法就是用摹畫。俗話説‘紙壽千年,帛壽八百’,我們必須對它們負責。”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與裝裱修復技藝于2008年申報成為中國國家級非遺。故宮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透露,故宮正在擬訂《師承管理辦法》,以對這兩項技藝進行科學傳承,“《辦法》通過之後,我們將對師徒這樣的比較鬆散傳承進行規範管理,比如舉行正式拜師儀式,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做到有獎有懲等。”

       據悉,展覽于6月28日對公眾開放,展期長達四個半月,至11月12日結束。

熱詞:

  • 故宮
  • 非遺技藝
  • 古書畫
  • 臨摹複製技藝
  • 裝裱修復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