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漢味名片,命運幾何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1日 16:4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6年,武漢市首次公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包括漢劇、楚劇、黃鶴樓傳説、高龍、湖北大鼓等62張“漢味名片”榜上有名。至今年,該市已陸續公佈4批非遺保護名單,項目數量近百。

       如今,這一張張“漢味名片”是否仍在?黯淡或是擦得更亮?記者昨日就此進行採訪。

       喜:99張“名片”一張不缺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産”,指被各群體、團體及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産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通俗地説,不少非遺項目本身就是早年人們賴以生計而創作並流傳下來的獨特技藝。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發現,曾活躍在童年時光的説書人、轉糖師傅已悄然沒了蹤影,逐漸成為歷史。

       在武漢,那些帶著獨特漢味的民間文化如今是否還在?

       市群藝館館長王志武説,2006年開始,該市首次評選市級非遺項目並納入保護。值得欣慰的是,99個被列入名錄的民間文化項目均有傳承,沒有一項從名錄中消失。

       其中,不少“漢味名片”煥發新的生機,如漢繡經過精心包裝後,走出“深閨”,正式進入旅遊市場。

       憂:文化傳承徘徊十字路口

       然而,這張7年間數量只增未減的武漢非遺名單,並不能讓人樂觀多少。

       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調研處王建中主任説,99個非遺文化項目中,有十個左右項目吸引到外來徒弟,剩下的或傳給後代,或後繼乏人只能靠老藝人堅守。

       木雕船模工藝大師龍從發説,自己曾帶過一些徒弟,但如今徒弟們全部轉行,為尋找繼承人,他曾求助媒體,甚至表示只要腦子靈光,肯吃苦,他都願意收其為徒。如今,龍從發不得不納子為徒。

       王志武説,非遺文化項目主要分為表演類和工藝類,其中表演類的傳承情況較好,如湖北大鼓等,而工藝類則面臨重重困難,“像木雕船模製作,工藝複雜,沒有十年學習難有所成,很少有年輕人能堅持下來。”

       事實上,不少表演類的民間藝術也面臨後繼無人,瀕臨消亡的境地。如漢劇、湖北小曲等技藝,眼下感興趣的人少,開班授徒更成奢望。

       在採訪中,不少民間技藝傳承人表示,祖輩手藝傳到自己這一代是傳承下去還是就此消亡,很難説。

       盼:保護更給力莫讓非遺成遺憾

       記者了解到,除後繼乏人外,不少民間技藝傳承還面臨諸多困惑,一是資金問題,如木雕船等手工藝品製作耗時長、成本高,靠傳統作坊式生産只能求個溫飽;二是城鎮化讓很多非遺項目離開其文化土壤,如曾被中央交響樂團使用的武漢高洪泰銅鑼,其廠區正面臨搬遷。

       此外,對於眾多家族式的傳承技藝,無能力和精力提高其知名度,致使市場越來越窄。

       記者了解到,目前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補貼為1萬,省級為2000元,市級補貼正在籌建中,這對於非遺文化保護來説,杯水車薪。

       對此,王志武説,被列入保護名錄的民間技藝,往往具有重大的歷史、科技以及文化價值,對於城市來説是筆“看不見”的財富,而靠這些傳承人個人的力量往往力不從心,需要政府加大保護。

       他認為,政府應根據技藝的不同情況選擇保護方式,如不少曲藝類項目,可以培育市場,幫它們搶市場,而對於一些工藝複雜的手工藝品,不能一味要求市場化運作,靠工廠化實現量化,而應幫助提高知名度和加大扶持,保留其原生態。

       “武漢還可以打造如何祚歡等一批"非遺明星",吸引更多年輕人當徒弟。”他説。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漢味名片
  • 工藝大師
  • 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