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非遺”顧繡遭遇缺針少線尷尬部分繡線顏色已絕跡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16:1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顧繡不僅需要年輕的傳承者,更為急迫的是,要立即改變現在缺針少線的局面。”在昨天東華大學舉行的“中國歷史刺繡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討會上,顧繡傳承人,上海顧繡文化發展公司顧繡顧問兼技術指導富永萍語出驚人。據她介紹,用於刺繡的針已不足20枚,而個別顏色的線更是早在市場上絕跡。

       從包裏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被裹了一層又一層的繡花針,富永萍不敢直接交給工作人員,而是把它緊緊捏在了手裏。“你們可不知道,這枚看似不起眼的針有多麼珍貴,現在哪都買不到,這可是我們定制的。”據富永萍回憶,考慮到顧繡特殊的工藝需求,1978年時她所在松江工藝品廠向本市的一家企業下了訂單,要求其生産一批顧繡專用針。如今,這批針只剩下不到20枚。富永萍的10位徒弟每人有一枚。發之前,她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好好保管,千萬不能掉在地上磕了碰了,發現有生銹的苗頭要馬上把銹斑挫掉,“不然,光有繡工沒有針,再巧的手也完成不了精緻的顧繡作品。”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那麼“寶貝”這批針,是因為顧繡的繡花針短而細,有足夠的硬度。“雖然它的長短和市場上的12號針差不多,但無論是上海,江蘇或者遠一點的香港,都沒有符合顧繡要求的針,有些一用力就彎了。”可惜的是,當年定制繡花針的工廠已經倒閉,富永萍無奈只能四處尋覓,每每有朋友去國外,她就會讓人去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針,可每次帶回的總是讓人失望的消息。

       “針當心著點用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可是有些顏色的線已全面斷貨了。”一幅還原古風景畫的顧繡如今已成了最後的作品,“因為畫中葉子的線色需要由藍綠兩種顏色的中間色交織而成,可現在新生産的線,顏色都太亮了,沒有辦法還原以前的色調。”富永萍遺憾道,“現在開始繡作品前,我們都要先算算這些顏色的線的存貨還夠嗎。”

       其實,這已經不是顧繡第一次“告急”。這個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繡藝流派,已走過了由興盛到衰落,乃至消亡、重生的400多年曆史。上世紀末,在市場經濟浪潮中,顧繡瀕臨夭折;進入新世紀後,顧繡在發源地松江逐漸興起。之後也曾遭遇過傳承人難以尋覓的困境。如今,缺針少線卻成了顧繡傳承者們遇到的最頭疼的困境。

       “如果要定制針線,報價不菲,特別有些工具的製作工藝似乎也失傳,比如,我們從市場上再也找不到那種舊舊的、偏綠的藍,和廠家提了好多次,可它們就是做不出我們要的顏色。”富永萍坦稱。

 

熱詞:

  • 非遺
  • 顧繡
  • 缺針少線
  •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