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單霽翔辦公機構將遷出故宮紅墻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5:3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8日是第36個國際博物館日,圍繞“處於世界變革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這一主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面向公眾舉行了“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講座。在講座中,單霽翔用大量自己日常拍攝和收集的圖片資料和實物指出,在城市文化建設中要避免城市記憶消失、城市面貌趨同、城市建設失調,城市形象低俗等八個問題。他同時透露,故宮計劃在紅墻外恢復部分古建,2016年前後,將故宮辦公、科研機構搬出“紅墻”。

       存在八大問題

       單霽翔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他不太為人知曉的另一重身份是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早在1980年留學日本時,他便開始從事歷史性城市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規劃局、國家文物局工作期間,他曾主持一系列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單霽翔指出,目前城市化擴張、房地産開發、基礎建設都進入高潮,使得地上、地下文物古跡在城市大規模建設中面臨艱苦抉擇。他尖銳地梳理出城市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八大問題,包括:城市記憶消失、城市面貌趨同、城市建設失調、城市形象低俗、城市環境惡化、城市精神衰落、城市管理錯位、城市文化沉淪。

       單霽翔在演講中不僅否定了中小城市罔顧自己的文化背景,一味模倣大城市,競相蓋高層、超高層的“新奇怪特”建築,使得城市景觀生硬、淺薄、單調的現象,更表示自己明確反對大中城市“舊城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的提法,因為“沒有文化,不客觀、不辯證”。“舊城改造”將有千百年積澱的文化城區視為改造對象,而無視需要保護、需要有機更新的方面;“危舊房改造”也變成了危舊房拆除。“難道母親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就不贍養嗎?”

       應讓公眾參與

       “當代人不能利用手中優勢隨意處置文化遺産,要保留到未來,因為未來的人同樣有權利汲取其中的養分。”單霽翔指出,文化遺産保護相比文物保護,強調的是歷史傳承性和公眾參與性。公眾參與性則強調要尊重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産間的關聯,保障民眾的知情權。“一個地方發現了文物,申請武警站崗,把老百姓隔在圍欄之外。幾年過去了,考古隊走了,當地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他所生活的村莊是一個有歷史有文化的地方。他自然無法承擔起保護文化遺産的責任。”

       痛心之餘,單霽翔回憶起汶川地震後,國家文物局組織羌族碉樓重建,“慣有的做法是各地調一支隊伍,齊刷刷過去,很快建成再回來,但我們覺得不應該這樣。碉樓是羌族民族的創造,在哪取石頭、取黃土、合成成分,應該讓當地年輕人掌握技術才能傳承。因此我們以工代賑,組織文物專家給年輕人上課,講碉樓文化意義和保護的重要性。開始他們不樂意,聽完以後不一樣了,對村莊、文化遺産充滿尊敬,幹起活來就是不一樣。”單霽翔説:“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是誰創造了歷史,誰是文化遺産的真正主人,誰是文化保護的主要力量。”

       故宮未來規劃

       演講最後,單霽翔結合故宮博物院的資源和特點,闡明了博物館與城市遺産保護之間的辯證關係。他指出,當前需要及時調整博物館發展思路,實現發展模式從“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實現社會職能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讓故宮更多地融入市民生活和城市文化。

       單霽翔介紹了故宮未來的規劃,“我們有一個理想,就是故宮紅墻以內加上故宮三大殿,佔故宮2/3的面積,未來可以完全對公眾開放,我們的行政辦公、科研機構都搬出紅墻。”單霽翔表示,國家文物部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支持故宮這一計劃,同意故宮在紅墻之外恢復一組歷史建築,約1.3萬平方米,使故宮紅墻內的機構得以搬出。最終實現這一規劃,預計將在2016年前後。此外,未來故宮的花房和堆放的木料、磚瓦都將搬出故宮,挪放到郊區的基地。故宮原內務府也將進行復建、還原。

熱詞:

  • 單霽翔
  • 故宮
  • 國際博物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