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閩南藝術瑰寶 南音的歷史源流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15:3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閩南文化藝術中,泉州南音最為引人關注。它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中保存最豐富和最完整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民族音樂的根”。2009年9月30日,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古樸幽雅、深沉柔美、雅俗共賞的泉州南音,固守着傳統的演唱形式:“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至今,無論是屬於精英文化領域的音樂節,還是盛行於民間娛樂的大會唱,泉州南音都以其古樸而鮮活的姿態活躍其間,體現了傳統音樂在現代社會活態存續的價值與意義。南音又稱“弦管”,從其孕育到形成,經歷了一個活態的、流動的演變歷程,只因資料缺乏目前尚無法實現對其歷史的完整確認,但最遲也可追溯到唐代。

       唐人歐陽詹《東湖宴赴舉秀才序》言:“貞元癸酉歲(793年)邑有秀士八人,公將薦於闕……求絲桐匏竹以將之,選華軒勝景以光之。後一日,遂有東湖亭之會,公削桑梓之禮,執賓主之義。揖讓昇堂,雍容就宴。樂遍作,而性情不流;爵無算,而權刑有肅……”而有關南音與舞蹈之間的聯絡,在泉州地方史志中亦有記載。如唐宣宗時惠安人陳嘏作《霓裳羽衣曲》賦,其中就有“搖曳動容,宛似群仙之態。爾其絳節回互,霞袂飄飏,或眄睞而不動,或輕盈而欲翔”這樣的句子。

       2006年,在泉州南安市豐州鎮皇冠山發掘了28座古墓,其中3座發現了有確切紀年的墓磚,其一為東晉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另兩座為南朝梁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墓內有古代琵琶圖案的磚雕。另,2003年,在泉州永春發現了五代前蜀王建墓(公元891—925年),中有“樂伎”磚雕,已確認為唐、五代之物。其中有彈奏琵琶者,琵琶頸項彎曲、鳳眼雙開,音箱呈半梨形,橫抱。與南音琵琶(南琶)形制相似,彈奏姿勢相同。而在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甘露戒壇殿內的鬥拱“飛天樂伎”手中持的琵琶也與現今“南琶”相似。至今,日本正倉院還藏有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去的琵琶五把,形制與南琶相似,彈奏姿勢與五代前蜀王建墓中浮雕樂伎及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的彈奏姿勢完全相同。南音琵琶從形制到彈奏姿勢,都保留了唐五代遺風。

       洞簫又名尺八,是唐代根據當時豎篴的長度而定名,保留了唐代六孔尺八的規制。宋代之後,尺八在中國其他樂種中已絕跡,唯南音尚保留它至今,是一種十分珍貴和罕見的樂器。沈括認為東漢馬融《長笛賦》所賦之笛也與尺八相近,《夢溪筆談》載:“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南音使用的拍板是由五塊長板形荔木串聯起來的,其形制與江蘇揚州邗江五代墓出土的拍板一樣,屬擊拍樂器。隋唐時期,拍板已經在宮廷宴樂和民間鼓樂中使用。《舊唐書音樂志》載:“拍板,長闊如手,厚寸余,以韋連之,擊以代抃”。拍板在唐代已列為胡部之樂器,貞觀樂舞圖也有拍板。中唐敦煌樂伎則為四板,永春王建墓石雕的拍板為六板,五代《韓熙載夜宴圖》為六板,而《西方凈土變》則為五板。歷代拍板因使用的目的不同,板的數量也不一致,一般由三塊、六塊木板組成,最多者九塊。泉州唐代垂拱年間(公元686年)建的開元寺中飛天樂伎的拍板為五板,泉州南宋建的東塔塔座須彌座40幅浮雕中,有幅《天人讚鶴》圖,圖中身着飄帶的天人,一個吹笛,一個雙手按拍着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泉州南音現在拍板普遍為五板,與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樣,而東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為六板,開元寺中擁有六板與五板的拍板,也正符合拍板歷史的發展軌跡。南音拍板的奏法,仍保持唐代演奏方法,演奏者右手握兩塊,左手握三塊,雙手摯拍板,兩手合擊在每小節的拍子上。

       南音的樂譜使用的是工〤譜,與唐高宗時的“樂調”六個字“思、一、六、犯、工、尺”十分相近。譜字右側配上一套完整的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總稱為南音工〤譜,也稱琵琶指骨譜。南音古譜不同於“古琴譜”、“減字譜”、“半字譜”或“工尺譜”。它的五個譜字,見字知音,五個譜字加上多種升降半音(倍與變),通過“四個管門”産生不同的音列,從而産生不同的音調與色彩,而“四個管門”又可在同一首曲中互相“轉調”,這種曲譜歷史悠久,相當深奧,目前只存在南音中,不見其他樂種使用。

       南音的音樂由“指、譜、曲”組成。“指”是一種有詞有譜、有琵琶彈奏法,比較完整的套曲。最著名的五大“指”為《自來生長》、《一紙相思》、《趁賞花燈》、《心曠撥碎》、《為君去時》。“譜”為多樂章器樂曲,附有琵琶彈奏法,沒有唱詞,專供樂器演奏,屬標題性音樂。在“譜”中最著名的四大名譜為《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百鳥歸巢》。南音的“曲”也稱散曲,只作為聲樂曲演唱,“曲”的數量有兩千多首,最著名的有《望明月》、《山險峻》、《元宵十五》、《因送哥嫂》、《三更鼓》等,它是晚唐、五代曲子詞以及宋以來詞調音樂的延續,是存留至今的中國古代藝術歌曲。

       南音典籍大多散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際著名漢學家、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龍彼得先生分別在英國和德國發現了三種明代刊行的閩南戲曲弦管選集,是迄今所發現的刊刻最早的弦管選本。龍彼得先生用英文寫成了《古代閩南戲曲與弦管——明刊三種選本之研究》長篇論文,1992年5月,連同三種明刊本的書影彙編在一起,出版了《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一書,1993年,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在中國大陸翻譯出版了這部重要的歷史文獻。這三種明刊本都是用當時或更早期的閩南方言寫成的(除兩齣保留大量官話的折戲之外),共收錄了十八個摺子戲和二百七十二首弦管曲詞,保存了晉唐以來的大量音樂歷史信息。

       作為活態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南音古老的歷史源流值得我們繼續探求,而無論是民間傳承,還是泉州師院南音本科班的學校傳承,在這延續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對南音古老傳統的尊崇與敬畏,則尤其重要。

熱詞:

  • 文化藝術
  • 泉州南音
  • 古代音樂文化
  • 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