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百年溪硯一度沉石水底,時至今日,再度量産,並在收藏和工藝品市場嶄露頭角。我們來到雙峰縣杏子鋪鎮溪口村溪硯生産基地,探訪了這一省級“非遺”成果。
在雕花車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溪硯製作工藝的傳承人、48歲的曹冠明手扶溪石,正精心雕刻名為“隔海相望”的硯臺,明年正月初三,他將赴臺參加第二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展覽。10多年前,憑著曾經見過村裏老藝人制硯的模糊印象,農閒在家時曹冠明開始雕硯臺。
溪硯生産,分為開石、選料、平底、設計、雕花、打蠟等工藝流程。製作溪硯的石材分別來自水府廟庫區的水下和山上。在選料車間,我們看到一塊塊剛採回來的大石被平砌,露出或褐或青的顏色並展現出各式紋理。“這是雙峰綠,這裡的特産,它來自水下。”29歲的設計師張學軍指著一塊淺綠色底面的石頭説。
怎麼想到生産溪硯?讓溪硯再度在市場上復活的曹長桂講起了他的創業故事。曹長桂是溪口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從小就聽説這裡産硯臺,2004年,曹長桂萌生了生産溪硯的念頭。隨後,他托親友在湘鄉圖書館找到了溪硯的史料記載,再考察肇慶端硯生産的火熱場景,下定決心量産溪硯。
在展品陳列室門口,我們看到一塊名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三角形硯臺,1平方米大小的石面上雕刻著近百號人物,傘兵從天而降,人們相互攙扶……“我們就著褐石天然的紋路體現了浮雲的效果,刻了近3個月的時間,有人已經出到了30萬元的價格收購,我們謝絕了,準備送到博物館收藏。”張學軍給我們介紹。
“刻有曾國藩肖像、名言和湖湘名人名景的硯臺在香港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很好銷,我們馬上要搬進新建的8000多平方米廠房擴大生産了。”曹長桂介紹。
從賣石頭到傳播文化,並迅速搶佔市場,産生這一可喜變化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雙峰縣把溪硯開發列入了“文化興縣”的重點扶持項目。從2008年開始,雙峰縣和婁底市就邀請了幾批全國收藏、工藝美術專家及湖湘文化專家實地考察,為溪硯做大市場出謀劃策。目前,雙峰溪硯的年産銷量已達到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