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黃胄(資料圖) |
所謂“大畫家”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要有那種“一招鮮”的絕技,比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毛驢,幾乎每個對中國美術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津津樂道地説上幾句。個中原因其來有自,不過多少有些不全面,因為作為“大畫家”,“一招鮮”恐怕還是單薄了些,正如著名雕塑家許鴻飛所説:那只能算技巧,算不得創造力。事實上,以“毛驢”被很多人記住的“大畫家”黃胄,也是中國現代畫壇上最頂尖的人物畫家之一。
本專題文 記者卜松竹
一生遇到四位恩師
黃胄1925年生於河北蠡縣梁家莊,原名梁淦堂,字映齋,後來自己起筆名黃胄。他並非出自書畫世家,天賦似乎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祖父是鄉里戲班會頭,耳濡目染,小時候的他常畫“戲子人”。上了一年中學後,父親病故,他於是輟學,之後為了學畫,遠走西安。
黃胄自言一生中有四位名畫家對他影響頗深,他們是趙望雲、徐悲鴻、司徒喬和韓樂然。河北教育出版社編審、黃胄研究專家張天漫向記者詳解了四位名家對黃胄的影響。這四位畫家中的三位——韓樂然、趙望雲、司徒喬,都是大西北寫生中的傑出畫家,“他們為中國現代畫壇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並把青年的黃胄帶進了時代的洪流,美術革命的狂瀾。如果説黃胄在韓樂然處學到了繪畫的精神和內容,在趙望雲處又學到了‘為什麼畫’、‘畫什麼’、‘怎麼畫’的藝術路線,那麼他在司徒喬這裡學到的是藝術的立場和方法。這在他的《黃泛區寫生》和六次新疆之行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説明。”
1942年,17歲的黃胄遇到了韓樂然,黃胄由此認識到西畫的長處,也了解了部分外國的美術知識。
1944年冬,黃胄正式拜趙望雲為師。趙望雲是“農村寫生”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黃胄師從趙望雲長達5年,學畫之外,最大收穫是得到了服務大眾和直面人生的創作理念。
黃胄的第三位老師是廣東開平籍傑出畫家司徒喬。司徒喬是20世紀40年代中國美術改革潮流的主將,一生以“反映老百姓的苦難生活”為己任,積極發揚“我手寫我心”的藝術精神。1945年冬,經趙望雲介紹,黃胄到河南開封《民報》工作。當時司徒喬作為衛生部門和聯合國救濟總署聯合組成的“營養調查團”成員,在開封一家畫店偶然見到黃胄畫的馬,便打聽到他的地址,邀他一道去黃泛區寫生。此行之後,司徒喬創作了《義民圖》等重要作品。
1950年,黃胄認識了他藝術道路上的第四位老師徐悲鴻。張天漫指出:“他對黃胄的影響雖不是直接的傳承繼果,而是在創作理念、審美觀點、繪畫規律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同時他對黃胄的知遇之恩也是師生之誼的楷模。”
苦學勤練手不離速寫本
黃胄的成功,與他的勤奮密不可分。借由張天漫女士的幫助,黃胄先生的家人對記者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解答,其中便有不少黃胄苦學勤練的軼事。
夫人鄭聞慧講了一個故事:1947年,趙望雲派黃胄到蘭州機場去接中國敦煌藝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油畫家常書鴻。黃胄當時帶著一個速寫本——“那個速寫本我見過,是他自己做的,一邊有一個軸,可以卷動”——邊等邊畫。常書鴻見到他時,説能不能給我看看你畫的東西,黃胄就一段一段卷出來給他看。卷了一丈多才靦腆地説,沒了,就這麼一點。常書鴻説畫了這麼多你還覺得不夠?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你以後一定是一個大畫家。
到了晚年他也是一有時間就畫畫,而且基本上是看到什麼畫什麼。他用速寫記錄和反映生活,同時又為創作收集素材。
黃胄對人物造型有著自如的掌控能力。鄭聞慧舉了個例子,在福建時,黃胄曾帶著學生張道興等外出寫生,走到一棵榕樹下歇腳,大家都覺得一棵榕樹,一口水井實在算不上什麼入畫的題材,但黃胄卻先起勾勒出一棵大榕樹,接著又漸次將剛才在樹下經過的行人——挑水的、下棋的一一添補其中,巧妙組合,精心揮灑,一件“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佳作便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