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位壯族姑娘在大展現場織錦 |
中國人的生活情趣是豐富多彩的。如果説,“琴棋書畫詩酒花”是文士的雅趣,那麼,“柴米油鹽醬醋茶”則為俗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這些留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且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雅”與“俗”,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性成果大展上得到了實踐性展示,揭開了“非遺”的神秘面紗。
2月5日,由文化部等部門組織的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非遺”大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共展出了珍貴實物近2000件、180多個取得顯著成效的項目,有160余名傳承人在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和生産工藝流程。
手工技藝,體現文化積澱與生活情趣
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春節符號的,自然離不開年味十足的年畫。剛剛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的四川省綿竹年畫社所帶來的年畫作品給大展帶來了格外的喜慶氣氛。
“雖然年畫各地都有,但綿竹年畫的藝術特點在於其手工彩繪與上色,同一張版因不同的手繪,效果不一。其製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蓋花等工序。”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胡光葵介紹道。
“年畫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是千變萬化的。例如,用在書房裏的多是對聯,糧倉上的圖案多為貓,用來祈禱五穀豐登之意。而在農家豬圈上則可以用孫悟空……”胡光葵説。
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魁立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人們在生活中群體性的歷史積累,也是民族精神的標識。而在每一項物質文化當中都包含著帶有人類智慧的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尤其是這種手工技藝,是現如今大批量的工業生産所替代不了的,在整個手工藝生産實踐環節中,“非遺”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得以體現。
“比如,過去男女間表達愛戀時,女子送對方親手繡制的荷包,這顯然與在商店買來所傳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這其中有深厚情感的附著。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情趣的表達。相比之下,如今很多時尚的東西較容易轉瞬即逝,而這些流傳千年的傳統技藝則彰顯了豐厚的內涵與深刻的民族情感。”劉魁立教授説。
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錦”的土家族織錦,就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間手工技藝,從秦漢至唐、宋、元、明,史籍上都曾有記載。中國織錦工藝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劉代娥在操作展示的過程中向記者介紹,“這是在斜織機上採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織成。所以,製作時看不到正面,而是反面。”為了能夠讓觀眾看清楚反面的圖案,她特意將織布翻轉過來。仔細觀賞,記者發現,整個織錦作品設色浪漫、絢麗多彩、工藝精細,幾何形圖案極為抽象而頗顯神韻。
從事織錦工作45年的劉代娥,11歲便師承祖傳,現如今已經掌握了160多種土家織錦傳統圖案及其織造工藝。2010年,她還創辦了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土家織錦技藝傳習所,用以保護和傳承技藝。
“織錦需要靜下心來做,堅持不了,圖案很容易就亂了。而以50 100大小的織錦為例要一個月才可完成。我們這裡的女孩在出嫁前都是要織幾床被來作為自己的嫁粧。”劉代娥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