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主題論壇:第五屆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發展論壇
盲區:對藝術品的價值認識不足
我國古代一直將玉石、珠寶、青銅祭器、金銀首飾、書畫及精美的瓷器、漆器、牙雕等珍寶藝術品,當作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從帝王到各級貴族,無論生前佩帶、收藏,還是死後陪葬,皆有明確的等級規定。因此,藝術品不僅具有同土地一樣的財産屬性,還具有權力、地位的等級標誌屬性。
各級官吏、財主向上進貢的除錢糧外,主要是各種珍寶藝術品。帝王成為藝術品最大的擁有者,也常作為獎賞,分賜給各級功臣。因此,如清代乾隆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藝術品收藏家,宮廷設有專門機構如造辦處等,用來監製各種金銀玉石珠寶、官窯禦瓷、牙雕、書畫及鐘錶等。1799年大貪官和珅倒臺後,沒收的財産,竟比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還多,共值八億兩白銀(約合1500噸黃金),其中許多為各類珍寶藝術品。
可見藝術品一直具有財産屬性。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實行計劃經濟,連黃金白銀皆貶值,不許流通,只容國家銀行低價回收,至於藝術品更失去了財産屬性。
改革開放後,藝術品及文物等的聲譽、命運方逐漸復蘇。人們又開始認識到它們的價值,國家制定了文物保護法,承認它們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科研價值。但仍不能認識到其財産價值、資本價值及金融價值。由於我們長期受著小生産者觀念及“左”傾思潮的影響,總看不到藝術品的經濟價值。
人們經常聽到一個故事,説一個村莊鬧洪災,兩個人爬到樹上避難,窮人背著一袋子窩頭,富人背著一袋子珍寶字畫等收藏品。後來富人饑餓難忍,拿出一點收藏品同窮人換窩頭,窮人不換,説這些東西一文不值,富人只好挨餓到大水退去。這個故事灌輸給我們一個落後的觀念,認為唯有糧食等生活品及生産資料才具有實用價值,而黃金及文化藝術品等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由於對外開放,使人們看到國外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看到中國各類藝術品,包括流落海外的許多文物、古玩等,在國際拍賣會上,價碼愈來愈高。因此人們不惜用上千萬美元的重金,回收國寶以珍藏。這股收藏熱潮,漸成時尚,更成為一種投資選項。如今人們發現,投資房地産因有泡沫加上限購,風險較大;投資股票,熊市不振,利潤低,風險大。故不如投資藝術品收藏,利潤回報豐厚,還能展示自身的文化品位與素養。這終使國內藝術品市場,突然繁榮起來,使人們清晰認識到藝術品的財産屬性。中共十七大報告中要求,“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産性收入。”投資藝術品,就不乏是一種上乘之選項。
然而面對這一客觀發展現實,我們的思想認識卻仍滯留於以往之水平,認識不到其潛在的巨大財富價值。因此這方面從上到下皆存在一個巨大的“盲區”,必須重新加以認識。
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沒有房地産業,城市中的地塊,能寸土寸金如此昂貴?隨著知識經濟社會來臨,人們日益重視珍寶藝術品的鑒賞價值與收藏價值,而此時才方知中國地域之大,文物之博。我們不應像早期阿拉伯人那樣,把石油、天然氣點“天燈”,一燒了之,直到西方石油公司來開採時,才認識到這是“黑金子”。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我們應趕緊更新觀念,認識袓先留下的這筆巨大寶藏。黃金運用納米技術,將來可以“點石成金”,人工製造。鑽石更可用高溫、高壓處理石墨而獲得。唯有歷史珍寶藝術品,是無法複製,無法再造,也是不分國界的。這種珍稀性,就使它能不斷增值。這就是其經濟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