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創意産業如何跨越七年之癢 商業模式非一日之功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5日 15:2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上海創意産業周前不久落下帷幕,縱觀歷屆創意産業周,發展趨勢呈一個倒V形曲線。2005年,第1屆創意産業周舉辦時,乏人問津,舉辦到第4屆時,人氣爆棚;但從第5屆開始,展館面積雖然相比第1屆有了質的飛躍,但參觀人氣卻在下降;今年,展館面積達到歷屆最大,可整體人氣依然有待提升。或許,上海創意産業周正面臨“七年之癢”,如何創意轉型,突破發展瓶頸,也成為當務之急。

  “七年之癢”尋突破

  2005年創意産業周起步時,上海創意産業園區的建設也剛剛起步。對於創意産業的認識,無論從政府還是從公眾層面都處於摸索階段,當時産業周也定位於 “普及”.伴隨一批創意産業園區的授牌,上海創意産業在2007年進入整體發展階段。目前,上海授牌的創意産業集聚區近百家,2010年上海也被聯合國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去年的文化創意産業佔上海GDP比重更是達到10.4%,根據上海“十二五”創意産業發展規劃,這一比例還將大大提高。

  從普及到關注,從關注到體驗,創意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信息通訊的普及,創意資訊的獲取也越來越便捷,市民對産品的需求也從功能滿足向設計 體驗滿足轉型。正因如此,創意周的“普及”作用正在遭遇“七年之癢”.但從創意産業發展進程而言,“七年之癢”並不是一件壞事,這説明上海對創意具有很高很快的接納度。上海市創意産業展示與服務平臺副主任何炯表示,“七年之癢”背後蘊含這樣一條規律:上海創意産業周最初的“普及創意與設計”的目的正在淡化,創意周將進入“專業性”的層面。據悉,市政府從今年初便在思考創意産業周需要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戰略,最新創意設計的普及依舊需要,但創意如何實現自身産業化,怎樣促進其他産業突破瓶頸也非常重要。

  在今年的創意周上,由上海市創意産業展示與服務平臺主辦的“上海設計新模式展”首次亮相,是一次面向專業層面,以推動創意設計産業化進程的嘗試。在設計新模式展上所展示的不同企業與創意結合的實踐,不僅有創意企業自身的努力的案例,也有來自上海電氣、三一重工等大型製造業企業,上海家化、回力球鞋等老品牌如何與創意設計結合,提升産品市場競爭力的實踐案例。何炯表示:“前期我們對創意與企業相結合的諸多案例進行了有效篩選,認真思考了創意與自主創新、品牌、新技術、藝術、服務平臺等之間的關係,並明確所展示的實踐在經過分析總結形成模式後,具有被關注以及參考的價值。”

  剛剛閉幕的上海工博會上,獲得金獎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就是設計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産物,還有諸多優秀的産品與技術,未來創意將成為這些産品與技術走進人們生活的橋梁。業內人士也表示,專業化將是未來創意産業周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提出一些顧慮,當前創意産業雖被定性為産業,但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如何對創意設計的價值進行評估,傳統産業如何與創意最佳結合等問題,都將成為阻礙創意産業整體發展的瓶頸。

  “商業模式”非一日之功

  創意産業具有其獨特性,不僅自成産業,也融入到其他産業的鏈條中。比如,汽車的工業設計在國內外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創意設計應不僅僅體現在 “生活小品”中,如傢具、揹包、擺設用品等,更應強調與各産業的融合。

  相較其他産業而言,當前國內創意産業的發展面臨一系列困局。首先,缺乏普遍適用的商業模式,企業價值、創意價值也難以得到評估,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性與增長性難以預估;其次,面臨知識産權保護的困局,創意産業核心還是“大腦産業”,設計師們通過大腦來改變世界,這其中必然涉及知識産權的保護,但創意産業還未真正找到運用何種方式有效保護創意理念;此外,創意産業定價體系也不清晰,一個創意值多少錢,5萬?50萬?據了解,國內某知名電腦品牌曾通過公開渠道,向社會徵集新筆記本電腦的設計,所支付的設計費是5萬,但最後該産品銷售額超過億,創意就值5萬?這也就是當下製造業難以評估創意設計價值的核心。

  此外,一位傢具製造企業負責人表示,無論是製造業、電子産品,還是傢具生産等企業,都面臨企業設計團隊是用“外腦”還是“自行組建”的問題。選擇外腦,可以打破企業自身的條條框框,從市場出發推出産品,但是可控性差,“外包服務”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評估設計外包的標準沒有;組建自己的團隊,雖然更容易企業今後整體的發展,但是卻面臨工人不懂設計,設計不懂工種,受到本行業局限大,投入産出週期長的困境。

  “商業模式”問題的解決難以一蹴而就。互聯網産業發展初期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通過實踐逐漸形成模式,隨之不斷“更新模式”逐步成型,最終迎來互聯網産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創意産業的商業模式也將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但創意設計如何被傳統企業所接受,需要來自政府、金融機構和創意企業的共同努力。

  創意與産業共“牽手”

  文化創意産業鏈條非常長,它就像一根針把不同的産業連通起來。但是怎樣串聯,融合篩選真正對企業有價值,能夠給雙方帶來風險可控的合作?上海進行了諸多實踐。

  今年7月,上海市創意産業展示與服務平臺曾聯合阿裏巴巴,共同舉辦了首屆創意設計企業與傳統製造業企業對接沙龍,傳統製造業企業表示,他們很需要專業的設計機構介入其生産鏈中。但在具體操作中卻遭遇另一個問題,傳統製造業對創意設計理解仍停留在“外觀設計”,並未意識到國內工業設計已形成三個層面的設計架構,底層的“外觀設計”、中層的“全産業鏈和設計”(包括前期策劃和後期包裝宣傳)、高層的“填補市場空白設計”.上海指南設計總經理周佚表示:“10年前,客戶找我們設計一款産品,要求造型好看,吸引眼球,設計費是3萬元。10年後,客戶給我們的任務是什麼樣的産品能填補市場空白,它的使用對像是誰,如何靠它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諮詢與設計費用超過百萬。以前是買方案,現在是買機會,買在市場上出奇制勝的機會、能挖掘潛在市場的機會,這才是設計的真正價值所在。”

  因此,理念上的脫節導致製造業雖有意與創意設計結合,但最終卻發覺設計並未改變産品市場銷路,反過來埋怨設計企業無用。何炯表示,向傳統製造業普及創意的核心價值、創意如何助力傳統産業的觀念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給創意産業展示各種實踐的成功案例,讓他們有信心與傳統製造業結合。

  另一方面,為了推動創意産業化進程,今年8月成立上海市創意産業的投資基金聯盟,初期的管理資金就達269億元。在近日舉行的上海創意産業新模式研討會上,該基金聯盟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虎表示,自8月成立以來,平均每週要考察3個項目,目前已經看中了3個項目。“現在大量資金已經涌入文化創意産業,頭疼的是找不到好的項目。”王虎説,只要有好的項目,就不愁創意與産業結合。

  因此,給創意插上“資本的翅膀”,創意企業本身要有自己的定位。王虎表示,現在的投資人喜歡投與製造業結合的創意,這樣可以産生穩定的現金流,對設計企業來説,也能夠在産業鏈上下游佔據更多空間;此外,渠道對設計企業來説也十分重要,比如,有的企業在淘寶網上賣産品,以為就掌握了渠道,其實沒有,因為賣東西付出了代價。當然,在這個中間可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失敗了怎麼辦?據了解,現在市有關部門也在積極地推進這方面政策,在一些園區已經成立了相應的擔保公司。

熱詞:

  • 藝術臺
  • 藝術品市場動態
  • 創意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