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賞析 >

科技創新,與中國的文化遺産保護緊密擁抱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6日 11:4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文物保護科技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遺産保護科技工作取得跨越式發展。各級文物行政部門以國際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文物保護項目等為載體,組織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聯合攻關,産生了一批具有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

  本次會議上,深受國內外矚目的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南海1號”整體打撈與保護項目以其重大的科技創新以及在文物保護實踐中的成功應用,成為近年來科技成果的傑出代表,獲得2009年度文物保護和技術創新獎一等獎。在同時于首都博物館舉行的“中國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成果展”上,所有獲獎項目都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和高度關切。

  科技,以其從未有過的創新力度,與中國的文化遺産保護緊密擁抱。

  “無壓容器”:使“白鶴梁”絕處逢生

  被稱為“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的重慶白鶴梁題刻,自三峽庫區蓄水後,永遠淹沒于浩茫的江水之下。水下題刻保護及遊覽,成為重大攻關難題。

  200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提出“無壓容器”概念,即在擬保護的白鶴樑上興建一座“無壓容器”,容器內是過濾後的長江清水,通過專門的循環水系統,按需要定期將濾過的江水泵入或泵出容器,保持容器內水壓與外部的江水壓力平衡,使白鶴梁仍處於長江水的保護中。此一方案為白鶴梁題刻原址水下保護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可能,經論證獲得通過。

  但是,水下原址保護工程在國內外無可供借鑒先例。參與工程的設計、科研機構等經大量探索性研究,解決了大量交叉學科、跨專業的複合性技術難題。2009年5月18日,隨著世界第一座遺址類深水下博物館的建成開館,“無壓容器”方案向世界展示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工程充分體現了文物保護“原址、原樣、原環境”的保護原則,解決了以往壓力容器方案存在的重大技術及經濟問題,避免了“就地保護、異地陳展”方案的缺憾。

  如今,深入水下廊道的遊客可通過科研人員研發的LED深水照明技術、水下實時CCD攝像觀察技術,在全面、盡興參觀白鶴梁題刻的同時,感受現代高科技所帶來的全新震撼。銘刻1200多年季候變幻的白鶴梁,得以“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