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賞析 >

大學院所科普教育場館冷清 幾無商業化包裝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0日 13:2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暑假,孩子們除了去世博看館,也去參觀各式各樣的科普館、博物館。然而和帶有營利性質的科普場館相比,出自大學院所的博物展館雖也處於參觀旺季,卻是不溫不火、甚至冷冷清清。作為“學院派”的科普教育場館,如何填補溫差——他山之石,可資借鑒。

  客流遭遇“冰火兩重天”

  徐匯區楓林路上有個上海昆蟲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而在東方明珠塔下,有一家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由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

  兩個館主題相近,都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論歷史,昆蟲博物館前身為1868年法國人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昆蟲部,至上世紀30年代,其所藏中國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被譽為“亞洲大英博物館”;野生昆蟲館也有近10年館史,係國內首家以活體昆蟲與兩棲爬行動物為主的科普展示館。論展品,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件,數量居國內三甲;野生昆蟲館則展示了300余種、數萬件生物活體與標本,天上、地下、水裏的都有。

  兩館因性質不同,無論成人票價與青少年票價,差距都在3倍以上,但人氣高低與票價高低卻成反比。昆蟲博物館最低票價10元,這個暑假受世博因素拉動,日均參觀人數為150人至200人,比往年暑假多出30%左右,這在滬上各院校科普教育場館中已是客流大戶。但相比最低票價30元、每日客流上千的野生昆蟲館,昆蟲博物館還是顯得有點“涼”。

  另一對同以海洋為主題的院校與商業科普展館——楊浦區的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和浦東新區的上海海洋水族館,“溫度”更是有冰火之別。前者暑假客流量為千把人,日均遊客數為十幾到幾十人;後者年均接待遊客超過百萬人次,寒暑假及節假日每天多達數千人次。

  好資源還需好包裝

  可以説,院校科普場館和商業科普場館間客流量的差異,並非展覽內容差異的真實反映。院校科普場館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寶貴財富,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也不乏吸引普通大眾的資本。

  如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在校內俗稱 “鯨館”,陳列著抹香鯨外形標本、骨骼標本各一具,體長達18.4米,為國內最大;還有“海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標本,長達3.3米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標本,以及世界上6種主要海龜之一的東海紅海龜標本。據介紹,其擁有的魚類標本佔我國魚類標本總種數的2/3,並有各種千奇百怪的貝類和珊瑚200余種。

  除了展品“硬體”外,院校科普場館在“軟體”上也有自身優勢。以昆蟲博物館為例,館長殷海生本就是科研人員,據他介紹,館內配備了免費的自動導覽器,能在2小時的參觀過程中向觀眾介紹各項展品的知識點,兼備趣味性與專業性。而這些導覽文本,都是上海植生所專業人士精心編制的,根據觀眾的科普需求,做了三四遍修改。

  擁有了好資源,還需要進一步包裝,挖掘其潛在的價值空間。由於院校科普場館始終本著公益性目的,幾乎沒有進行過任何商業化包裝,一些“鎮館之寶”在專業圈子之外的公眾知名度並不高。對比營利性科普場館,院校科普場館還缺少不少推廣要素,比如最基本的廣告宣傳,甚至相當部分“學院派”場館只有一個在院所網站中“夾帶”的頁面或鏈結,沒有獨立自建的網站。受此影響,院校科普場館的主要客源還是鄰近社區的中小學學生團體,少有慕名而來、遠道而來的散客,並不像營利性科普場所那樣有一套成熟高效的業務流程,能抓住本地、外地甚至海外的客源市場。

  堅持公益與服務外包不矛盾

  有識之士認為,院校科普場館若想要進一步盤活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還需借助一定的商業開發模式。事實上,這類科普場館可以嘗試採用“購買服務”方式,以公共資金委託營利性科普場館的專業團隊參與管理和運營;同時依託公共資金的補貼,依然堅持對公眾實行低票價政策。這種“服務外包”順應市場需求,應對業內競爭,也符合公益性。

  走出這一步的關鍵在於,敢於轉變觀念,突破體制機制。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于院校科普場館,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的科普場館其實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完全沒有財政撥款,全部實行自負盈虧。多年來他們積累了不少市場經驗和人脈關係,也願意嘗試組織經營團隊,為院校科普場館輸出服務,攜手共進。

  與此同時,院校科普場館也應不斷思變,想辦法走出“深宅大院”。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寧波透露,基於海洋大學主體已遷至臨港新城,那裏即將建起中國航海博物館,加之周邊的觀海嘴濕地等自然條件,形成了海洋文化的集聚地。館方有意與旅遊部門共同策劃,加以資源整合,在當地開展以海洋為主題的科普旅遊,達到多方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