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裏約熱內盧8月15日體育專電(記者單磊 李博聞)中國男女籃在裏約奧運會上都已經結束了全部比賽,沒能進入八強。與四年前倫敦奧運會相比,中國籃球的成績在下滑,中國籃球到了必須要儘快改變現狀的時候。四年後的東京我們能否重新將中國男女籃打造成為世界強隊,關鍵就是提高球員的籃球球商和限制國內聯賽外援過高的工資。
與智商、情商一樣,籃球也需要球商。對比賽的理解,對戰術和技能的運用,以及永不放棄的決心,這都是球商的一部分。簡單的理解,球商就是指球員對比賽的悟性和心態,是否在用腦子打球,是否用心在打球。裏約奧運會上可以看到,中國球員的身高、身體素質、對抗能力和投籃能力都不差,中國男籃甚至是平均身高最高的球隊。但我們的球隊在高強度的防守下常常顯得無所適從,導致動作變形,失誤連連;比賽時專注力也不夠,時常莫名其妙地丟球;面對實力遠超我們的對手缺乏爭勝的慾望,沒有一拼到底的慾望。這些都説明我們球商不夠。
中國女籃主教練湯姆·馬赫説我們的球員不會用腦子,男籃主教練宮魯鳴説球員上場後總是想的太多,有求勝的慾望但不知道怎麼去獲勝。男女籃都一樣,在場上不靈動,不會適應臨場的變化。一些場次我們隊員都很拼,比如女籃對塞內加爾和塞爾維亞的比賽,男籃對塞爾維亞、委內瑞拉和對澳大利亞的上半場,氣勢上都不輸對手,尤其開場階段。但隨着比賽進入僵局,或者對手拉開分差,球員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幾個瞬間就10幾分輸掉。年青不是藉口,日本女籃也年青,但她們場上思路清晰、態度堅決,沒有任何年青隊伍的青澀。男籃塞爾維亞、立陶宛都年青,但他們在場上敢突敢投敢做動作,我們的球員則束手束腳。有能力但用不出來,或者不能100%的實現,這依然無關球技,而是球商的問題。
一次投籃方式的選擇,是突破還是傳球,這些都是球員綜合能力的體現。越是到關鍵球上,要求的越是頭腦清晰、戰術明確。中國男籃對委內瑞拉的那場比賽,賽後大家在説如果某個球不是這樣處理,也許我們就贏了。但聊到最後思想全統一了——這不是一個兩個球的問題,是整體實力的差距。也許這個錯誤你避免了,但還會犯另外一個錯誤。國際籃壇各隊實力差距非常小,比拼的就是那一刻的選擇,而這是球商和球技的綜合素質決定的。
看完奧運會比賽,對於如何提高中國隊的水平,場內場外,國內國外,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提高CBA和WCBA聯賽水平。我們的球員在國內聯賽沒有真正的對抗,面對國際賽場這種刺刀見紅的打法立刻就糟了。我們在CBA賽場上除了總決賽,極少見到瞪圓了眼珠子,一個籃板球都爭得頭破血流的情景,但奧運會賽場幾乎場場都是這樣的比賽。國內聯賽現在基本上都是外援霸佔着,普通球員,尤其是年青球員參與感很差,球技和球商都得不到鍛煉提高。我們與歐美強隊的差距越來越大,只有從國內聯賽的水平上想辦法。
如何提高聯賽水平?我們不得不又提起外援限薪的老話題。改變“聯賽的主導權由外援霸佔”的現狀,這話姚明2012年就提過,但這些年沒有絲毫的改進。外援拿着百萬美元的年薪,普通國內球員也就能拿個50萬人民幣,更別提年青球員。換成我們自己,同事拿着比你高幾十倍的工資,不讓他幹活讓誰幹?而如果大家工資都差不多,誰幹得好明年漲工資,這人人都會爭取。這道理簡單到了極點,但在CBA就是行不通。俱樂部為了吸引人氣,提高觀賞度,惡性競價外援和國內一些大牌球員。普通球員和年青球員如同球場上的觀眾,代入感極差,聯賽完全起不到提升球員水平的作用,而越來越像一個娛樂産品。
商人逐利,從俱樂部老闆角度來説追求國際大牌外援也有道理。但“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俱樂部則通過籃球給自己帶來名氣和利益之外,也有一定的責任,為中國籃球輸送優秀人才的責任。要凝聚球員的歸屬感,金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籃管中心去年出臺了“外援優先續約權”的新規定,對外援的薪水提出不超過10%增幅的要求,是非常有建設性的嘗試。這樣的嘗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但限制外援薪金,對整個聯賽的薪金制度都需要有更加專業合理的制度。雖然我們還無法避免“陰陽合同”和獎金制度,但隨着社會體系發展的健全,這些制度最終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無論是球商還是限薪,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問題,打造一個合理的平臺,讓年青球員得以健康成長。無論CBA還是WCBA都堪稱亞洲第一,在國際上也很有知名度,但這都是虛假的繁榮。
有利有義,才是中國籃球發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