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62.2%受訪者希望中小學劃片招生過程進一步透明化
調查中,29.6%的受訪者感覺所在地區中小學入學難問題並未緩解,7.0%的受訪者感到入學難反而加重。
在陳老師看來,當前政策並未規定100%學生都必須通過劃片就近方式入學,這就給一些例外情況留下了存在的可能性。他向記者介紹,依據就近劃片原則的主要是公立學校,民辦學校依然可以擇校入學。另外,藝術特長生和中小學教職工子女也不一定遵循就近劃片原則入學。
“雖然義務教育追求均衡,但畢竟目前還沒有達到均衡,而且高中和大學畢竟還是有競爭,所以家長的擇校衝動難以完全遏制。”福建省廈門雙十高中的郭老師告訴記者,一些中小學與優質高中、大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學生能得到更好的升學機會,而且在單校劃片的情況下,學生基本都是對口直升,不會因隨機派位落選,所以有經濟實力的家長還是很願意花大價錢給孩子買學區房。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當前劃片入學的最大問題是區域之間教學資源不均衡,74.2%的受訪者選擇此項。54.0%的受訪者指出問題是部分中小學招生過程和結果不夠透明,53.0%的受訪者認為劃片入學依然留了擇校的口子,41.1%的受訪者指出有的片區劃分不合理。
近日,南京一市民質疑所在區教育局劃片不合理,違反就近入學原則,將其告上法庭。相關人士指出,因劃片需要綜合考慮,就近入學不一定就能保證孩子進入離家最近的學校。不過這一解釋沒能完全消除人們的擔憂。據報道,日前被查處的廣州某區教育局局長李偉明曾收受開發商一套價值近300萬元的房産,把某一樓盤劃進重點中學的入學範圍,劃片入學中權力尋租問題值得警惕。
目前,教育部還在不斷推出劃片入學的配套措施,包括信息公開、加強問責、校長教師輪崗制、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優質高中名額分配、學區制、九年一貫制等,一方面推進陽光招生,另一方面推動中小學校際均衡。
調查顯示,在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難的各種措施中,受訪者最期待招生過程進一步透明化,62.2%的受訪者選擇此項。受訪者期待的其他措施還有:打擊權力擇校、國家加大教育投入、推動教師流動、公佈招生結果、扶持薄弱學校、推行劃片入學、給學校辦學自主權等。
採訪中,一名等待孩子放學的北京家長説,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在擇校、擇班,唯恐一步走錯,追悔莫及。他認為,既然義務教育追求的是均衡,那麼就應該儘快實現中小學學校之間的均衡,將競爭延後至高中和大學,這樣家長才能真的放心讓孩子就近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