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國人對於亞運會的情感是頗為複雜的,中國體育是在這個舞臺上得到正名之後走向世界的,而走向世界的中國體育再回望亞運會時已將其定位為“中考”。
中國體育在亞運會上為爭奪獎牌榜第一而全力出戰時,自然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更何況那時可供觀賞的體育賽事遠沒有當今這樣令人眼花繚亂;至於1990年亞運會在北京舉辦,則讓人們真切感受到做一次亞運會東道主的辛勞與自豪,也正是在這個起點上我們此後又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
在亞運會上稱雄,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競技場上的強弱對比,有時不經意間就可以完成逆轉。只是以中國體育當今的龐大體量與強勁勢頭,別的國家或地區想要完成超越,可能已不是不知不覺間就可以完成的工程。即便在這種背景下考量中國體育在亞運會上的表現,其實也不無看點:比如亞運會上一些項目的比拼完全是世界級的比拼,這樣的比賽放到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值得期待與關注;比如中、日、韓選手在一些項目上的此消彼長,在東京奧運會日漸臨近的情況下也變得意味深長。
亞運會依然是中國體育展示風采、砥礪前行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以“中考”使命備戰“大考”依然有其特定價值,而日、韓體育的追趕與抗爭也依然是中國體育從強大走向強大的難得“督促”。而在競技比拼之外,亞運會作為亞洲人民友誼與團結的盛會,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與使命。既1990年北京亞運會成功舉辦之後,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則讓亞洲人民感受到中國經濟、社會的全方位發展,至於2022年杭州亞運會則讓人充滿期待。
有關亞運會在人們觀感中的冷熱變化,既與中國體育在亞運舞臺上的實力地位發生變化相關,也與人們享有優質體育賽事觀賞資源的多寡變化相關。讀懂這份變化,便可更深刻地感悟中國體育的滄桑巨變;而在亞運會不再那麼特別引人關注之時能夠依然保持對熱點事件與熱門賽事的關注熱情,則是觀賽心態與體育情商的特別值得稱道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