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易艷剛:盤點2010,“漲”聲之下的民生百態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前不久,百度數據中心發佈的一組搜索統計數據顯示,“物價上漲”已經成為2010年民生領域的搜索熱門詞彙,日均搜索量一度高達20萬次;而在排名前20的關鍵詞中,與“漲”字相關的關鍵詞多達17個,從房價到油價、從食品價格到交通費用,無所不包。

  繼2007年當選年度漢字之後,“漲”字在今年再度高票當選中國年度漢字。但與3年前相比,今年的通脹預期壓力空前加劇、就業形勢更為嚴峻、國際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也更為明顯,所有這些因素都使得物價上漲在2010年具有了更為深遠的現實影響。

  在過去一年時間裏,物價上漲就像是一部無休無止的肥皂劇,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劇終。從年初的“蒜你狠”“姜你軍”到年中的“豆你玩”,再到後來的“糖高宗”“蘋什麼”“油你漲”,一個接一個的網絡熱詞都以黑色幽默的形式傳遞出同一種民生焦慮。在這一部冗長的“漲價連續劇”中,我們很難猜到下一個登場的主角將是茄子還是辣椒。相比之下,過去幾年間價格尚能保持相對穩定的商品則讓人頗感滑稽,因為那些都是諸如泡泡糖、打火機、彩票之類的非生活必需品。

  站在2010年的尾巴上,讓我們來一起重溫這樣一個苦中作樂的網絡段子:“方便麵漲價了,雞蛋漲價了,麵粉漲價了,汽油漲價了,羽絨服漲價了……除了工資,身邊的一切幾乎都漲價了,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堅強地活下去,因為墓地現在也漲價了!”雖是段子,但每一句都是你我共同見證的現實——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漲”時代。

  在過去一年時間裏,物價上漲的現實直接引爆了一場殺傷力巨大的“廚房革命”,家庭主婦們被迫變得精明萬分。在海南,聰明的主婦們將街邊的綠化帶開墾出來,種上了蘿蔔和白菜;在合肥,許多市民紛紛在自家陽臺利用花盆、泡沫箱等種植蔬菜;在深圳,不少主婦們只要有空便會過境香港去“淘”低價的食物、奶粉、洗髮水,甚至還有衞生紙。在省錢這件事上,“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猶記得,《人民日報》在前不久發文號召大家“過窮日子”;猶記得,各種五花八門的“省錢秘笈”在網上瘋傳。迫於現實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海囤族”的隊伍當中,凡所能囤,無所不囤;就連那些慣於以超低折扣攬客的團購網站,都因為備受追捧而賺得盆滿缽滿。

  在過去一年中,最讓公眾感到“悲催”的對照,是多數人的工資上漲速度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今年10月,我國居民價格消費指數(CPI)同比增長4.4%,創下過去2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1月,CPI數據繼續攀高,同比漲幅達5.1%,再度刷新年內最高紀錄。我們不敢奢望工資增幅能跑贏GDP,但跑贏CPI的要求顯然並不過分。但現實是,在通脹預期和物價上漲的現實語境中,原地踏步的工資意味着更低的購買力和更低的生活水平。

  本月15日,央行公佈的全國儲戶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物價滿意度降至過去11年以來的最低點,未來物價上漲預期指數升至81.7%。所有這些數據都在不斷釋放急迫的預警信號,值得有關部門儘快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讓物價能夠儘快回歸理性區間。顯然,中央已高度重視並採取措施。但無論是發改委的三令五申也好,還是國務院的16項措施構成的“組合拳”也罷,如何能夠在不傷及經濟基本面的前提下緩解民生窘境、降低公眾的生活成本,考驗着各級政府的良心、責任心和執政能力。

  2010年就要過去了,但我們每個人油鹽柴米醬醋茶的生活還將繼續,我們吃穿住行的基本訴求仍需得到滿足。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曾提出“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很顯然,“幸福”和“尊嚴”都必須依賴具體的生活細節來支撐,而“漲”聲顯然是通往幸福和尊嚴的攔路虎。 易艷剛(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