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江德斌:物價“超美”之下的民生困窘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7: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坊間多有傳言,中國的物價已經趕超美國。為了驗證這一説法,12月16日,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網友與她生活在美國波士頓的朋友納納一起,聯手做了一次實地物價調查。調查發現,在21種商品的價格中,杭州有12種商品貴過了波士頓。而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為26864元(4024美元),波士頓2009年人均收入為32255美元。(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18版)

  在人均收入還未超過美國的情況下,日常生活用品的物價卻超過美國,這真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兒。杭州網友聯手在美國波士頓的朋友,實地對比兩地物價,通過最簡單最直白的方式,揭開通脹時代百姓的生活困窘。

  類似這種民間調查,在網絡上還能找出許多來,比如對比北京與紐約的房價,對比中日兩地的商品價格,對比中歐兩地的景點門票價格等等。拜發達便捷的網絡所賜,遍佈世界各地的網友,能夠通過網絡實時交流,突破信息的地域性阻礙,以彌補官方統計部門的不足。雖然網友做的物價調查,並未完全遵循統計學原則,範圍較為狹小,覆蓋面也很有限,但卻能窺一斑而見全豹,從細微的角度發現真相。

  相比網友只在網絡上比較物價,深圳市民則更為爽快,直接越境去香港採購日用品,通過大批量購物,以降低生活費用支出。部分物價上揚速度之快,已超過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逐漸成為壓在民眾身上的重負。而就在數年之前,我們還在為低收入、低物價、高增長的模式雀躍,認為是維繫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卻沒料到,這種優勢竟在瞬間翻盤,收入沒見提高多少,物價卻一路上漲。

  網友有句戲言,“現在老百姓工資接近非洲,物價跟歐美接軌,稅收接近歐洲,房價趕超英美,福利接近南極洲。”雖然詞句上有點誇張,卻頗能反映現實的尷尬。部分商品價格國際同步,亦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結果,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喪失,註定國民成為物價“超美”之下的犧牲品。讓民眾拿著低於發達國家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收入,去面對同等甚至更高的物價,顯然是不合理的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既有經濟模式的弊端所致,也受財富分配製度的問題困擾。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