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政府部門年底突擊花錢成慣例 應讀懂民意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9日 1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2萬億元——這是2009年最後一個月,全國財政部門根據預算將花掉的錢。因為今年前11個月,政府財政支出僅完成了年初批准的預算額度7.6萬億元的73.8%。人們粗粗一算,就發現各地政府部門握在手裏、註定要在這個月使用的,就有2萬億元之巨。

  敏感的人們也從財政部長謝旭人提醒各地財政部門的一句“要加強財政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擊花錢”裏,聽出了這兩萬億元有可能被濫用的危險。

  於是最近幾天,“2萬億元”和“突擊花錢”儼然成了熱詞,在媒體和網絡裏被人們議論著,感嘆著,嘲諷著,也追問著。

  這個時候,似乎人人都成了經濟學家。有人甚至翻出近幾年來每年全國財政資金完成進度情況,經過比對,證明財政部門的“年底突擊花錢”已是多年慣例,不同的只是程度上,一年一年,滯留到最後集中使用的數額越來越巨大。更多的人七嘴八舌地分析,有人呼籲我國實行多年的粗放型預算應向精細化轉變,也有人認為,各地政府習慣於將財政的錢盡可能多在手中攥些時候,辦事拖遝;政府機關公務人員每到年底都有一大筆可觀的獎金要發,是一項不小的財政支出……

  更多的議論,指向政府財政預算的信息公開度和監管效率。因為,惟有建立起真正詳細、透明的財政預算公開制度,一些政府部門年初申報預算計劃、年底“突擊花錢”時,作假虛報,欺上瞞下,決策失誤,拖拉低效,乃至化公共資金為部門私利之類行為,才真正可能得到有效監督,直至杜絕。

  “地方不會傻到給他的錢他不花出去,否則第二年的財政補貼就會減少……”這樣説時,顯然一些人對政府財政撥款的系統流程和要錢、花錢“訣竅”已了然於心。

  不過真正的財政工作者恐怕還是要聞言竊笑,或為誤解而苦惱的。所謂隔行如隔山,種種圍觀者的議論都像是隔靴搔癢,總不得要領。因為迄今,我們越來越龐大的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對於社會公眾,仍是缺少足夠公開透明度的一筆糊塗賬。即或是每年春天,各地人大代表審議財政預算支出情況時,所能拿到的,也是一堆大而化之的抽象數據、晦澀難懂的專業分類,不是業內高手,短期之內,只能雲裏霧裏,難做判斷。

  不論媒體和百姓們“一個月花掉2萬億元”的議論是否偏頗外行,我們至少應從洶湧議論聲中聽懂一個社會的民意和期待:政府真正建立起信息公開制度,尤其是在政府管理、使用應屬於全社會的公共資金時,應該讓所有關心者都能方便看到、了解真相,有監督權。否則,冬寒年關,大多數在為衣食奔波、為買不起房苦惱的百姓,會被“2萬億元”的天文數字震到,對“財政資金”的去向也難免會“不憚以惡意懸揣”,甚至流於偏激。那于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是比“2萬億元”更巨大得多的損失。

  “年底突擊花錢”年年有之,今年成了議論風生的大新聞,也證明著中國人公民意識、納稅人權利意識的覺醒和進步。但願,有這樣的意識不斷監督和推動,財政的錢怎麼花、有無虛報、突擊帶來的巨大浪費,終有一天,不會再是僅供揣測傳聞的秘密,“突擊花錢”的情節也會成為歷史。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