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練洪洋:“物價控”先把政府提價控一控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10: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政府定價的民生産品價格,既要遵循市場規則,更要照顧民生需求,甚至應該把後者放在更優先、更重要的序列加以考量。

  國家發改委24日發文稱,種種跡象表明,遊資炒作和不法經營者採取欺詐、串通、哄抬、囤積等不正當手段操縱相關商品價格,是農産品價格上漲的直接推手。這是發改委連續第三天在官方網站發文就如何貫徹“國16條”作出論述。

  房價漲、糧價漲、油價漲、奶價漲、菜價漲……什麼都漲,就是工資與津貼不漲。漲得多了,漲得久了,有人坐不住了。發改委坐不住,祭出“國16條”進行“物價控”;群眾坐不住,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學生日前不滿食堂漲價而進行非理性表達。

  對此番“漲”潮,某種程度上與“遊資”、“不法經營者”相關,但又不僅僅是“遊資”在作怪。如果説,年初大蒜、綠豆、生薑等個別農産品偏離正常的供需關係與價格曲線,有遊資進入、人為炒作的嫌疑的話,而到今天,農産品已經全面進入漲價期,再把罪責算到遊資頭上,恐非實情。實際上,遊資不過是農産品價格上漲諸多拉因之一,更多的不在於此,而在於貨幣超發等其他因素。

  專家表示,在新興市場國家,廣義貨幣供應量適度高於經濟發展GDP增長也是合理的。合理與否有待驗證,現實是,貨幣超發問題並不是某個部委可以解決的。既然要控制物價上漲,那就在打擊民間遊資炒作的同時,從自身做起,先把政府提價控一控。

  趁著這股漲價熱潮,某些壟斷國企也虎視眈眈,意圖搭上這班車,大發其財。像最近莫名出現的柴油荒,油企對外宣稱是由國際油價攀升致使減少生産、民間資金炒作、地方煉油廠煉油虧損減産等6大因素造成的。結果給國家發改委鞭子一抽,兩大巨頭中石油、中石化都表示,油荒會在1個月後結束。這説明和過往一樣,什麼“民間資金炒作”,不過是兩大巨頭“逼宮”漲價的招數罷了。

  前天,廣東省物價部門表示,近期將嚴控出臺政府提價項目,尚未實施的天然氣調價方案一律暫緩出臺;除國家和省部署的資源環境價改外,其他新提價項目一律從嚴控制。這种先管住政府提價的做法,值得肯定。

  農産品的市場化程度高,價格直接關聯需求,按市場規律辦事是必然的,政府能夠做的就是維護市場秩序。而政府定價的民生産品價格——包括民用燃氣、電力、自來水、城市公交、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以及停車場、物業服務、學校收費等涉及民生的價格變動,則要複雜得多——既要遵循市場規則,更要照顧民生需求,甚至應該把後者放在更優先、更重要的序列加以考量。

  公眾有此要求,並不過分,因為這類産品的提供者多半是受到國家政策保護的壟斷性國企,坐收壟斷之利,甚至旱澇保收(像中石油,虧損可以獲得政府補貼),按權責對原則,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是應該的。像某些大型國企,壟斷市場時強調計劃,産品定價時信奉市場,為了提價不惜人為製造供不應求的恐慌局面,這便是罔顧社會責任的表現。因此,在從嚴管住政府提價的同時,還要管管這些長不大的“孩子”,不要無視公眾的通脹痛感,火上澆油亂提價。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