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菜價保衛戰”看起來很美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5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日全國菜價上的問題,也算是歷年來此領域多重頑疾的集中爆發:譬如蔬菜批發市場的佈局規劃、城市菜籃子制度建設、對菜農的補助與扶持、運售環節的有序監管等,這些欠賬久未還清,一旦時機適宜,必將在價格上呈現報復性亂象。

  福州10日開始對大白菜、上海青、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種主要蔬菜實施“限價令”。至11日,福州6家主要超市的80家門店全部將菜價調至政府指導價之下,4種大路菜的降價幅度兩日間普遍達到15%-50%。(11月13日 《武漢晚報》)

  菜價漲得讓人吃不消,市民甚至把“開心農場”搬上了城市的綠化帶,通脹焦慮下,人人自危。政府因應民意反彈,直接拿菜價開刀,可謂“速效救心丸”,效果立竿見影,買菜的自然鼓掌歡迎。但問題是,市場經濟的要義在於公平,任何傾向性損補不僅悖逆價值規律,最終的結果反而是吃力不討好,日子比高菜價更難過。

  行政權力主導的“菜價保衛戰”,看起來固然很美,卻很容易“走火入魔”:一者,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終端産品價格往往是N道工序價值疊加的結果,你覺得菜價高,就直接拿超市賣場殺價,貨架的菜價是便宜了,但如果賣家的利潤也被殺得片甲不留,誰又願意繼續做虧本的買賣?二者,眼下菜價飛漲,顯然不是終端銷售者坐地起價的結果,10月份宏觀數據剛剛出爐,官方公佈的CPI漲幅是4.4%、食品漲幅10.1%,這兩個數據與百姓真實感受相去甚遠,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專家學者堅決否認這是“全面通脹”,但菜價飛漲顯然與柴米油鹽的價格走勢十分合拍,算不上“一枝獨秀”。谷賤傷農。菜價也是一樣的道理,通脹的環境如果沒有一個顯著的改觀,在種菜成本與運輸保管成本節節攀升的背景下,行政化“限價”的後果,就是沒人願意種菜、沒人願意賣菜,這比高菜價更惡劣。

  “蔬菜限價令”當然不是不能用,而應該慎用,畢竟行政手段是宏調中最壞的選擇。譬如眼下,公眾就有諸多疑問:菜價是漲得令人鬱悶,房價何嘗又不是如此?論説起利害關係來,後者恐怕更是民怨沸騰、更經不起成本收益的考量,既然“看得見的手”可以對市場化的菜價下手、為什麼不能拿同樣市場化且更須校準的房價開刀?如此避重就輕,不免令人浮想聯翩。再説,菜價上漲還算有跡可循,那些資源性産品身手敏捷地搭車漲價為何無人問津?某種意義上説,公共不是接受不了所謂結構性漲價或成本性漲價,而是無法忍受漲價風潮中的“跟風者”、“揩油者”。

  此外,遊資火熱,而投資渠道相對狹窄,農産品領域就成了其練攤兒的最佳場地——而農産品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乘積效應,如果再加上財政貨幣政策煽風點火,受害的還是“工資很懷舊”的民眾。價格從來就不是賣家的心思決定的,尤其是一般競爭領域,職能部門真要遏止不正常的漲價風,還須從源頭治起,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方面要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市場價格異動,分清性質、厘清是非;另一方面應展開重點品種成本調查,打擊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加強市場價格巡查,提高政府平抑物價的公信力和打擊違價行為的威懾力。

  今日全國菜價上的問題,也算是歷年來此領域多重頑疾的集中爆發:譬如蔬菜批發市場的佈局規劃、城市菜籃子制度建設、對菜農的補助與扶持、運售環節的有序監管等,這些欠賬久未還清,一旦時機適宜,必將在價格上呈現報復性亂象。眼下各部委忙著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忙著為低收入群體發補貼,普通人群的微薄薪資就在高企的菜價裏被稀釋成快餐店的清水湯。菜價要降,但不要降得那麼後患無窮——不到萬不得已,還是請政府慎用“蔬菜限價令”。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