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秦寧:讓大學生“上山下鄉”頗有必要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09: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不少大學生嬌生慣養,不事稼穡,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讓大學生深入農村,頗有必要。但即便初衷再良好的舉措,如果不恪守程序正義,不遵循現實邏輯,很可能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

  “紙上談兵”絕非好漢。11月9日,重慶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稱,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重慶市將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70多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於4個月的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臺。

  重慶市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市情、民情。調查顯示,缺乏實踐經驗成為大學生就業難最兇“攔路虎”,不少大學生嬌生慣養,不事稼穡,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讓大學生深入農村,頗有必要。

  需要警覺的是,即便初衷再良好的舉措,如果不恪守程序正義,不遵循現實邏輯,很可能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為此,就應該多措並舉。

  首先,應避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淪為形式。大學生實踐並不罕見,但不少實踐是蜻蜓點水、浮皮潦草,連雨過地皮濕都不算,實踐往往異化成了“農家樂”或“到此一遊”。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如果真能落到實處,大學生必然受益無窮。當年,社會學家費孝通,以一部《江村經濟》名動天下,被稱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説,沒有實地調查,沒有潛心鑽研,就沒有《江村經濟》。大學生果真能“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並“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則善莫大焉。

  其次,應避免造成多重傷害。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若處理得當,可望皆大歡喜,若失之於分寸,則會造成多方遺憾。70多萬大學生,浩浩蕩蕩,弄不好就會擾民,甚至給工農兵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也應該提防把大學生當成免費勞動力,或增加大學生的家庭負擔。重慶相關方面已經表示,家庭經濟比較困難者可以帶薪實習。那麼,家庭經濟不困難的學生呢?據説,帶薪實習的薪,由重慶財政拿一部分錢出來,這筆公共財政的劃撥是否經過重慶人大批准,有無徵詢民意?

  再次,既然是學工農兵,就應該有勇氣讓大學生接觸實際,了解真實情況。眾所週知,數年前,清華學子李強趁寒假在家鄉開展調查,寫成了《鄉村八記》,其中記錄有農戶的年收支明細賬,一個山村的日漸衰落等情況。後來,溫總理在看了《鄉村八記》後批示,“記事真切、細緻、生動,讀後讓人了解到農村的一些真實情況”。重慶此番大規模“上山下鄉”中,大學生何以接觸到“真實情況”?遍觀現實,斑駁陸離,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如何讓真實的現實啟發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確應成為這次學工學農的一大命題。

  哈維爾説過,心靈比智慧更加重要,承擔比回避更加重要,參與比置身事外更加重要。與大地貼得有多近,看天空就有多遠。期待大學生通過這次實踐與大地貼得近,把天空看得遠。

  (本報特約評論員秦寧)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