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洪信良:車馬未動,何以稅金先提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草案)》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草案規定,乘用車根據排量劃定七檔徵稅,其中1.6升以上至2.0升(含)稅額為660元至960元。新華社三次發文質疑,認為目前車船稅漲價是不合時宜的,追問車船稅到底“是調節財富分配還是加稅”,切莫不能把私車當成“唐僧肉”。

  唐僧好騙也好欺負,唐僧肉吃了長生不老,是妖是魔都想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當然非妖非魔,按理也不該覬覦唐僧肉。可現在連一向沉穩的新華社都發飆了,説明這稅收確實是有點妖魔化的嫌疑了。一個小小的車船稅,何以在各大網絡論壇掀起驚濤駭浪,跟帖無數,罵聲一浪勝一浪呢?

  民眾的質疑當然也是有根有據的,就合理性而言,中國老百姓購買一輛汽車,繳稅的稅種之多,繳納的稅金之高,原已排在世界頂尖位置,成本17%的增值稅、車價10%的車輛購置稅、車價1%到40%的消費稅、進口車15%的關稅、隨油價徵收的燃油稅以及車船稅,可謂名目繁多,稅負沉重,這其中,車船稅與購置稅同屬財産稅,屬於重復收取,現在不但不精簡名目,還要以“調節社會財富分配”、“節能減排”等冠冕堂皇的名義,大幅上調車船稅,實在難逃“加稅”之嫌疑。就科學性、公平性而言,一則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汽車能耗與汽車排量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正向關係;二則汽車排量與新舊汽車的價位也不存在必然的正向關聯;三則若為了“節能減排”,對汽車的“保有”收稅,遠不及對汽車的“使用”收稅更公平,多開多繳稅、少開少繳稅,把車船稅整合到燃油稅中才更科學。

  作為法律草案制訂者,難道他們的智慧會比不上民間的小百姓?“車馬未動,稅金先提”,應該不是思慮不週,估計還是收稅的動機太殷切、太急迫,多徵稅、多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性太明確。誠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溫孚江所言,政府有責任把納稅人的錢花好,同時要儘量減少人民群眾交稅的稅額,“不能總想著從老百姓兜裏掏錢”。

  十七大中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國家“十二五”規劃旨在“富民”,那也得輕徭薄賦才行呀,可水電等生活成本“漲聲”一片不説,房産稅言論也滿天飛,現在又來個車船稅上調的立法,在民眾眼裏,收入正在不斷貶值、不斷被搜括,又何談提高“比重”呢?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