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奧巴馬政策解析:美一超獨霸目標不變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17: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奧巴馬上臺後採取的一些對外政策調整基本上是策略性的,“一超獨霸”的戰略目標未變,也不可能變

  奧巴馬過去一年特別是上臺初期的政策宣示和表現,給人們造成了很多錯覺與幻想。今年一開始,奧巴馬在外交上出臺了包括對華關係在內的一系列趨硬新政策,促使我們有必要冷靜思考、認識和評估奧巴馬內外政策的實質。

  改革乏力中間選民倒戈

  奧巴馬受命于危難之時,國內經濟嚴重衰退,民心渙散,國際聲譽“已跌入深淵中”(布熱津斯基語),美國主導國際事務的能力大大下降。為此,他在內政上提出“變革”口號,外交上提出“巧實力外交”,以圖儘快凝聚民心,克服經濟困難,恢復美國在國際上的威信,重振其世界領導地位,目的是繼續維持它的“一超獨霸”地位。

  一年來,奧巴馬在內政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特別是醫療改革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等,但阻力很大。醫改方案經過再三修改,與原先的全民醫保目標差距很遠。雖然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已分別獲得初步通過,但兩院各自通過的方案出入較大,要協商出一個統一方案,並非易事,主要是醫藥界等利益集團強烈反對。上一屆民主黨總統克林頓在他的第一個任期正是栽在這個問題上。奧巴馬政府提出對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的規模和活動實行嚴厲的新限制,也遭到共和黨和金融界的反對,難以推行。

  奧巴馬上臺初期,民眾對他期望極大。然而,一年來雖然經濟開始出現復蘇,但他提出的502項承諾到2010年1月僅兌現了91項,尤其是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深感失望。到今年1月初,奧巴馬的支持率從就職時的70%下降到了47%,是自艾森豪威爾以來除裏根之外歷任總統在第二年初期獲得支持率最低的。去年下半年民主黨在三個州的選舉中失利,今年年初在麻省補選聯邦參議員席位,又被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共和黨人佔據,從而使民主黨在參議院失去絕對多數地位。這些表明,原先在大選中支持民主黨的中間選民又開始倒向共和黨。這個形勢對民主黨和奧巴馬本人極為不利。

  “巧實力外交”收效甚微

  在外交上,奧巴馬雖然作了一些策略性調整,取得了一些成績,主要是改善了美國形象和緩解了某些矛盾。總體上看,沒有大的變化。他的“巧實力外交”收效甚微。與伊朗對話未能實現,不得不又謀求強化制裁。中東和談也沒有搞起來,奧巴馬最後向以色列妥協,壓巴勒斯坦無條件重啟和談,這使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大失所望。

  在阿富汗問題上,奧巴馬去年3月提出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戰略,把兩個國家變成一個戰場,搞了幾個月後,阿巴兩國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陷入“已無法維持的境地”(奧巴馬語),兩國民眾反美情緒高漲。奧巴馬不得不在12月1日提出新的阿富汗戰略,宣佈增兵計劃,重新拾起小布什那一套,強化軍事打擊。但國內普遍反對,白宮內部分成兩派,軍隊內部也分成兩派。為了安撫民心,抑制反對聲,他不得不一方面宣佈增兵,一方面又宣佈18個月後開始撤軍。但分歧遠未消除。

  美俄矛盾雖有所緩解,但雙方在反導、北約東擴、科索沃和格魯吉亞等問題上分歧依然。美歐關係有所改善,但仍在阿富汗問題、金融體制改革和氣候變化方面分歧較大。

  在對華政策上,奧巴馬上臺初期及其訪華前後,他和他的團隊似乎放下身段,講了很多好話,甚至公開説中國對美國“不是威脅”,表示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那是因為奧巴馬急需中國的合作和配合,幫他解困。但這種合作與配合是不平等和不對稱的,在很多方面是單向的。當不能滿足和符合他的要求和條件時,他就馬上翻臉。去年正當中美關係似乎很熱的時候,他突然宣佈並批准輪胎特保案,對中國輪胎大幅增稅。接著又出臺了多起對華制裁措施。

  更主要的是,奧巴馬的一切好話都不表明美國已經放棄或改變了遏制中國的基本戰略。

  縱觀奧巴馬一年的外交實踐,他上臺初期的那套設想不現實,國內外的阻力很大,他不得不調整政策,回到小布什第二任的路線上,或者説基本還是走克林頓時期的路線。

  事實證明,奧巴馬上臺後採取的一些對外政策調整基本上是策略性的,“一超獨霸”的戰略目標未變,也不可能變。

  奧巴馬外交的基本走向

  對奧巴馬來説,2010年是關鍵的一年。由於國內政治形勢緊張,奧巴馬將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上,首先繼續抓經濟,核心是解決就業問題。這個問題關係到民主黨在11月中期選舉中的命運,也關係到奧巴馬個人的政治命運。目前普遍認為,中期選舉的結果將是民主黨在兩院的席位都會減少,共和黨有可能奪回在眾議院的多數地位。因此,奧巴馬政府在外交上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奧巴馬1月27日發表的長達71分鐘的國情咨文,外交問題只談了9分鐘,且無新意,足見外交在奧巴馬新一年施政中的地位之輕微。

  美國國內政治和經濟形勢將影響奧巴馬的對外政策。面對過去一年中遇到的種種阻力,他將繼續調整他的政策,其中包括對華政策,總的趨勢是趨硬,其中既有國內政治的需要,也由於”巧實力外交”行不通。但由於美國目前的處境,他要硬也硬不到哪去,至少近期內不可能完全回到小布什極端的單邊主義。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很小,問題不在於美國有沒有能力打,它必須考慮其嚴重後果。美國的一些對手看準了美國的弱點,提高了要價,如朝鮮將簽署和平協定作為重返六方會談的先決條件。

  2010年奧巴馬的外交重點還是中東和南亞。他在國情咨文中主要談了阿富汗戰爭、伊朗問題和防擴散問題,宣佈8月份從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戰部隊。對伊朗和朝鮮發出了將給予更加嚴厲制裁的警告。

  但是,奧巴馬已經看到阿富汗問題不可能靠武力解決,近來不得不使出招安塔利班一招,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巴基斯坦局勢將日趨嚴重,更加混亂。伊拉克國內隨著大選臨近,暴力衝突增多,安全形勢將再次惡化。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説,今年8月從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戰部隊”,這裡他打了個埋伏,很可能把早些時候他提出的留下3萬~5萬人幫助訓練伊拉克軍隊不算在“作戰部隊”之內。

  至於奧巴馬提出的“無核世界”,國內反對聲很大,現在美國還是要繼續保持核威懾力。2月1日發佈的新《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明確提出,“在奧巴馬提出的無核世界的目標實現之前,保持核威懾仍將是(美國)國防部的核心使命。”他原想今年內説服國會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現在看來不可能了。其實奧巴馬提出建立“無核世界”的真正目的,一是要奪取道德制高點,二是企圖削弱其他有核國家的實力和阻止核擴散,確保它自己的核優勢。最新的《四年防務報告》説:“保持核能力仍將是國防部的核心使命”。美國為了維護其一超地位,絕不會放棄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美國全球戰略重點東移已很明顯。繼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裏訪問東南亞之後,今年1月12日希拉裏在夏威夷發表關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策原則和重點的講話,更全面地闡明了美國的新亞太戰略部署,提出“加強安全和穩定、擴大經濟機會、促進民主和人權”三大任務,反復強調要發揮美國在這個地區的領導作用。既要強化美日等雙邊同盟關係,加強以關島為中心的多軍事基地建設;又要積極參與和加強本地區內各種多邊機制,包括加強APEC和參加東亞峰會,同時正在積極構建亞太共同體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對鳩山的東亞共同體不感興趣。奧巴馬新亞太戰略的主要目的是應對本地區新興大國的崛起,主要是中國的崛起。新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繼續把中國作為主要敵手。

  奧巴馬正在努力改革國內經濟,重振製造業大國。奧巴馬在去年11月2日的講話中説,美國現在的模式不再適合於持續發展。他將更多關注出口。他在國情咨文中提出要使美國出口在五年內增加一倍。這預示著貿易保護主義將進一步抬頭,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將增多。2月3日,奧巴馬公開揚言,要“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不斷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施壓,打開他們的市場。

  對美國的一個基本判斷

  觀察美國要有一個基本看法,即美國“一超獨霸”的戰略目標不會改變,在它開始走下坡路時會採取各種手段和措施來維護其地位。前階段人們對奧巴馬及其政府的看法尤其是對中美關係的看法過分樂觀,對奧巴馬個人的看法更不切實際。不管奧巴馬個人的思想傾向如何,他畢竟是美國的總統,他代表和維護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不能聽到他説幾句中國的好話,就説“他的世界觀變了,而且變成了與中國的觀點趨同。”

  美國的全球戰略向亞太轉移,但受到中東和南亞問題的牽制很大,不可能全力關注東亞。儘管美國在亞太的戰略部署主要是對付中國,但不可能全力以赴,更何況美國對華需求在增多。需要警惕美國給中國戴高帽子,利用“合作”和“共同分擔責任”甚至所謂“共同領導”,把中國拉下水。中國的實力是很有限的,承擔不起太多的責任。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定位不能變,這是戰略定位,不是權宜之説。

  不要低估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它在這個地區的根基很深。美國在東亞的主導地位不會丟失,特別是東盟靠近美國的傾向十分明顯。日本一方面要與美國拉開距離,另一方面,還在加強美日同盟。因此切不可高估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更要高度警惕美國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

更多 視頻排行榜